跳至正文

上下“缺钱” 中国经济负债前行

庚子年诸事不顺,中国并没有採取美、日、欧等经济体向国民发现金补助的措施,然而,在一季度经济下滑6.8%后实现了反弹,年底可能会达到2%左右的增速。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因是甚麽?简言之就是借钱。

货币工具成主要支撑

由于疫情导致停产和水灾影响复工,房地产过了暴利期,卖地收入减少,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地方债务比去年增多,很难如发达国家那样向民众派钱。

家庭债务大幅上升。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家庭贷款增幅约为13.5%,略高于企业贷款增幅,较其他新兴市场的平均增幅也更高。相比之下,美国企业贷款的同期增幅约为17%,家庭贷款增幅仅约1%。

近日,中国央行公佈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应证了IMF说法。截至9月,家庭贷款馀额614,431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长14.7%,今年新增贷款61,24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464亿元。现在,众所周知的有六亿人月入不过千元;近十亿人月入不过2,000元。14亿人平均每人背负贷款4.389万元。

中国广义货币M2世界第一,但存款多并不表示中国人富裕,中国的M2主要是靠贷款派生而来,通俗的讲,就是你从银行贷款100万元,并不一定取出或转账,而是继续存在银行,银行又可以利用这100万元,放出去80万元,如此迴圈形成银行存款。

企业贷款增长较快,贷款空转减少、流入实体经济增多。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馀额为17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年初增加16.9万亿元,同比多增3.1万亿元。非常值得关注的是製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30.5%,增速连续11个月上升;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5,107亿元,增速为-35.5%。这是一个较为积极的讯号,贷款正在脱虚入实。

社会融资总规模巨大,已形成怪兽。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0.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如果将社融平均到人头,相当于每个人欠金融机构20万元。缺钱的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和企业,各级财政也普遍存在困难。仅仅央行统计范围内的政府债券(不含地方大量融资平台)为44.46万亿元,增长了20.2%。这也表明各地地方政府财政困境。

我在今年初发过一篇文章叫〈除了央行大家都缺钱〉,看来的确如此。那麽央行是如何救经济、将资金投入社会的呢?首先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今年,央行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了1.75万亿元长期资金。其次,对银行类金融机构展开各种借贷便利。9月末,中期借贷便利馀额为41,000亿元,比年初增加4,100亿元。还有常备借贷便利等。其三,央行进行了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

世界各国央行一般都不直接对实体发放贷款,都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央行可通过窗口指导或直接进行资金和优惠政策实现其意图。中国央行今年有所创新,6月1日,人行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央行报告称,金融管理部门通过深化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实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减少收费等方式,引导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据估算,截至10月末已实现让利约1.25万亿元。预计随着各项政策进一步体现,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目标。

三季度,财政收入减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万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税收收入11.9万亿元,同比下降6.4%;大部份税种税收都在减少,然而,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7.3%。提高起徵点不能降低个税,大幅度降低税率才能真正降低个税,再次得以验证。

整体而言,中国经济是负债前行,并已到了艰难时期,财政方面只有裁员降税消除各种收费,才能走出巨额债务困境,从而缓解货币工具压力。

天钧丨今日时事新闻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