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想知道这名大学生是怎样死而复活的吗?

  • 健康

定了!美国宣布副国务卿即将访台 41年来最高官

资料照片:负责经济增长、能源与环境事务的国务次卿克拉奇在首尔与韩国外长康京和交谈。(2019年11月6日) 美国政府星期三(9月16日)宣布将派副国务卿克拉奇赴台湾参加已故前总统李登辉的告别追思仪式。这将是华盛顿与台北1979年断交以来访问台湾的最高级别美国国…

2009年1月11日,台北医学大学有名19岁的大一新生在操场打排球,忽然心跳很快、不太舒服,在一旁休息时,从椅子上滑落地面,两眼上吊、口吐白沫、丧失脉搏、脸发黑,濒死迹象把旁边所有人吓呆了。

此时,场上的大六、大四医学系学长赶紧为他实施心肺复苏术(CPR),其他人打119,救护车在6分钟内抵达,转送隔壁的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途中,虽然救护人员接手CPR,但大一生已呈现瞳孔放大、无呼吸心跳,被判定为“到院前死亡(OHCA)”。

到院后,急诊室继续对他做了70分钟的CPR、电击高达四十多次,持续抢救了两个多小时,我记得同学被电到胸前跑出两个黑印子。由于长时间的CPR未见效果,急诊室医师想到了ECMO,当时我正好在查房,被紧急call去急诊室,立刻为他装上ECMO开始运转,他瞳孔逐渐缩小,心跳、呼吸陆续恢复,昏迷10天后终于清醒,但他既认不得家人也不识字了。所幸,经过一个月认知与功能的复健治疗后,他还重回学校考微积分,这是一个奇迹。

*被幸运之神眷顾的奇迹

一般到院前瞳孔放大的患者,大多会有器官坏死的问题,即使救回来了,也可能成为植物人。日本2013年札幌医科大学的研究指出,瞳孔大小是到院前死亡患者未来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依据。这位同学休克后还救得回来,关键是有两位学长持续不断、正确的为他施作CPR,让他器官维持基本供血,方得以快速恢复正常。但毕竟脑部有一段时间缺氧,醒来后出现暂时性失忆的情况。在过去,这样的案例被认定不用救了。依照传统的休克治疗方式判定,这位大学生的存活率可说是零。

传统休克疗法有其极限,存活率不高、存活时间短、神经学恢复的可能性低。急救时间在30分钟以内,患者存活率20%;30至45分钟之间,存活率7%~8%;45分钟到1小时,存活率剩下5%~6%;急救超过1小时,存活率是零。没人能活。

ECMO助攻,让濒死者重返临界点

至于ECMO,它的临床适应症跟使用量都不断扩张,利基就在于它有办法扩展传统休克疗法的极限,达到“提高存活率、拉长存活时间、神经学恢复可能性较高”的明显效益。对于放ECMO的患者来说,存活率低;但这些患者如果没放ECMO,存活率趋近于零。

ECMO最重要的利基在于“神经学恢复性”,这比单纯拯救一条人命还要重要!急救不只是求“活”,还有品质;要是急救回来、患者变成了植物人,或是患者没变成植物人但失去工作能力,都不是我们所乐见。装了ECMO救回来的患者,生活品质较好,比较能像个正常人,重返社会。

这位同学的状况,最后我们知道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猝死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但在现场无法立即获得病史,也不可能好整以暇的去做基因检测,是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肺栓塞?主动脉剥离?还是其他少见病因?没有办法做出一个有效的「臆断」,可说毫无头绪。所以要改变想法,把这种情势设定成一种「状况」。传统西医的原则是,先寻求正确的「诊断」,再施用正确的治疗;但总有像这样无法及时获得诊断的时候,就要先处理「状况」,再寻求诊断。

ECMO常见的适应症

在台湾,一开始的ECMO适应症是为了给心脏外科开刀却下不了手术台、停不了人工心肺机的患者所用。后来,ECMO在内科、感染科、肺炎、急救的治疗上,都能发挥积极作用。随着无数医师的实践与总结经验,ECMO适应症不断扩展,临床上能应用的状况愈来愈多,使用量明显呈现井喷式成长。

目前,台湾健保局明订的ECMO适应症如下:

一、心因性休克

二、呼吸性衰竭(使用VV构型的ECMO)

三、小儿及新生儿(使用VV构型的ECMO)

四、其他,例如气道外伤、极低体温等。

其中,心因性休克是VA构型ECMO最常见的适应症,最主要的原因是心脏内充填压力上升、心输出量降低、血压降低,意味着心脏这个自来水厂不但水(血液)送不出去,而且内部压力还在升高。

我们把心脏当成自来水厂,把休克常见的可能原因简述如下:

没有电源:停电的自来水厂,机器无法开动;缺氧的心肌,也无法收缩。

马达坏掉:10个马达坏掉7个,帮浦功能当然不良。心脏受损严重时,残存心脏肌肉没有力气打出足够的血,像是心肌梗塞、心肌病、心肌炎。

心律不整:管理马达的电流信号不工作或是乱工作,或者讯号线路中断;有时心肌是好的,但是跳得特别快、特别慢或完全乱颤,不能协调工作的机器就会失去应有功能。有些心律不整特别凶恶,一发生就会使得心脏完全失去功能。

水管阻塞:本来是通畅的水管出口,变成很细很细的鸟嘴,水就出不来了。或者水管中的阀门生锈腐蚀,难以开阖,也有一样的效果。例如急性主动脉症候群、瓣膜心脏病。

自来水厂的水源不足,既然汲不到水,后面的出水当然就不足。例如血液容积不足、肺栓塞。

水槽太小装不下:即使水源充足,马达正常,但是蓄水槽太小,当然出水也不足。例如肥厚性心肌病。

*脱机不等于存活

至于社会大众该如何判断一家医院的ECMO做得好不好?关键数据并非这家医院「ECMO绝对存活率」,「脱机后可以顺利出院」的比例才是重点,患者装了ECMO后可以脱机、又能顺利出院,才是实打实的数字。即使在世界一流的美国密西根大学附设医院,脱机后仍有10%~20%的病患会死亡。可以脱机又能活,代表医院在治疗及照护功力上都更为成熟。

比方,甲医院100个病患装上ECMO,有60个可以脱机,最后只有30个人出院,表示甲医院的脱机率60%,出院比例30%。跟乙医院脱机率30%、出院比率20%相比。显然甲医院出了很大的问题,因为病患都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得以脱机,最后竟有一半的患者还是死在医院,乙医院的数字表面看起来好像比较差,但脱机的患者顺利出院的比例较高,乙医院显然表现得比甲医院更好。

ECMO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关键问题便是一般人对ECMO感到陌生、不熟悉,特别是对病家来说,往往因为时间紧迫、原理复杂、病情浑沌、费用庞大,要在分秒必争的当下做出「知情同意」的决定很不容易。而ECMO团队面对的都是被认定救不活的患者,也就是所谓「从地狱来的人」。尽管存活率不高,但如果没放ECMO,存活率趋近零。

医师当然希望患者不只生命被救回来,还要认知功能好、脑袋清醒,可以继续工作。然而,没有医师是做好成本效益再去救人的,每个患者的预后可以预测,但不能断言,没有一个医师能保证在付出这么多之后,这个患者肯定能否救得回来?在真正去做之前,永远不会知道最后的答案,这就是「机会成本」。

天钧丨今日时事新闻–想知道这名大学生是怎样死而复活的吗?

65岁刘晓庆生图曝光,五官大变样让人惊讶

刘晓庆虽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不服老的她,似乎并没有安于如今的老年生活。卖珠宝、写毛笔字、出席活动,偶尔还接一些角色,老戏骨也要顺便过过戏瘾啊。 不过,刘晓庆近几次的出现,容貌变化着实有些大。大到会让人惊讶:眼前这个人,竟然是刘晓庆? 前两天,演员董永在微博…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