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多尔衮小传:奠定大清江山“真皇帝” 被掘墓鞭尸

  • 历史

【1612年11月17日】多尔衮小传:奠定大清江山的“真皇帝”,死后却被掘墓鞭尸

1612年11月17日,多尔衮出生,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母亲是大福晋阿巴亥。阿巴亥有三个儿子,个个都能征善战,多尔衮尤其聪明,擅长骑马射箭,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皇子之一。

1626年(14岁),努尔哈赤去世,阿巴亥被逼殉葬。本来并不无优势的四皇子皇太极,运筹帷幄,从诸多皇子中脱颖而出,夺得了皇位。此后,多尔衮跟随皇太极,四处征战,几乎参与了所有重要战役,成为一位杰出的将领。

(《大玉儿传奇》版多尔衮)

1632年,皇太极打败蒙古察哈尔部,蒙古首领林丹汗客死青海。多尔衮继续追击蒙古残部,1934年(22岁),他俘虏了林丹汗的儿子和皇后,并获得元朝传国玉玺。皇太极大喜,19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1637年,皇太极征讨朝鲜,攻破朝鲜首都。多尔衮率水师追击朝鲜王室,一举攻占江华岛,逼迫朝鲜投降。多尔衮帮皇太极解决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对付明朝。

(《孝庄秘史》中的多尔衮)

1638年(26岁),多尔衮任“奉命大将军”,率大军讨伐明朝。清军从北京密云进入长城,大掠山西,纵横河北,又长驱山东,破城池40余座,俘掠人口26万,然后再北掠天津,扫荡数千里,扬长而归。

1641年(29岁),多尔衮率领10多万军队,与明军进行松锦之战。经过两年激战,最终明军惨败,主帅洪承畴被俘投降。明朝在山海关以外的城池全部丢失。

皇太极非常器重多尔衮,任命他掌管六部之首的吏部。清朝各职务的人选,都要经过多尔衮的许可,才能任命。

(头戴三眼花翎的多尔衮形象)

1643年,皇太极逝世,没有指定接班人。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是最激烈的竞争者。多尔衮拥有正白旗、镶白旗,掌控近三分之一的八旗军队,实力雄厚,无人可比。

然而,皇太极手下的亲信大臣们都极力反对。多尔衮只好把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推上了帝位,就是顺治帝。多尔衮完全控制了朝政,可以随意发布谕旨,成为“叔父摄政王”。

(《大玉儿传奇》中的多尔衮)

(摄政王发布的命令)

1644年3月,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因留在北京的爱妾陈圆圆被掳走,山海关的明朝守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转向清军求援。

就在李自成和吴三桂交战正酣之际,多尔衮率清军入关,突然出现在战场,李自成大败。多尔衮乘胜追击,李自成兵败如山倒,慌忙退出北京。多尔衮定都北京,被封为“皇叔父摄政王”。

(《大清风云》版多尔衮)

在多尔衮的指挥下,清军所向披靡,迅速横扫大江南北。只一年,清朝占领中国大部分领土,成为一个新的王朝。

多尔衮君临天下。他宣布取消“三饷”,即辽饷、剿饷和练饷,颁布了清朝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清律例》。1648年(36岁),多尔衮被封为“皇父摄政王”,与真皇帝已几无差别。

(《美人无泪》版多尔衮)

在人们的印象中,多尔衮是一名健壮的猛将,其实不然。他在松锦之战中,因劳累过度,元气大伤,得了三种病症:一是怔忡之症(心悸),二是中风,还患有咯血症。加上入关后,事务更为繁忙,多尔衮疲于应对,身心烦躁,经常动怒,身体状况很糟糕。

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因烦闷到喀喇河屯行宫(今河北省滦平县)狩猎,不幸坠马受伤,随后竟不治而死,年仅39岁。

消息传到北京,举国服丧。灵枢运回时,顺治帝出东直门外5里迎接,连跪3次,失声痛哭。顺治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地位非常显贵。

然而两个月后,剧情大逆转。顺治帝以迫害长兄豪格为名,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斩其头骨。多尔衮的旧党羽也一并全部铲除。

也有人说,因为顺治帝的母亲庄妃(也就是孝庄太后、大玉儿),为了保护幼小的顺治,曾被迫偷偷下嫁多尔衮,遭受侮辱。顺治帝此举是为母报仇。但此说只见于野史。

1778年,乾隆帝恢复多尔衮的睿亲王封号,为他修复坟茔。这时,这位奠定大清江山的“真皇帝”已经死去128年了。

今日时事新闻网|最新时事优选新闻–多尔衮小传:奠定大清江山“真皇帝” 被掘墓鞭尸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