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与造纸术

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画成图寄回巴黎,此图为晾干纸。

汉代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极为深远的一项成就就是造纸术。直到今天,纸依然是日常使用的书写材料,是为数不多的使用了近两千年而没有被淘汰的伟大发明。

今天,人们公认东汉初期的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人。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首度采用麻头、树皮、破布之类低廉而常见的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出书写用的纸张。晋代对蔡伦造纸术改进后,造纸成本进一步降低,纸张开始正式取代竹简成为书写记录的材料,最终随着丝绸之路远走西域,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脚步。

古代的书写材料

人类最早的记事方法是结绳记事。中华文明历史悠久,黄帝时仓颉造字。最初的文字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叫甲骨文。殷商和西周时代,人们把文字铸刻在钟、鼎、盂、壶等青铜器的内壁或底部,或在石头上刻字,这就是通常说的钟鼎文、石鼓文。但是,甲骨、石头比较坚硬,难以刻写,也不便携带。到了春秋末期,人们开始用“简牍”代替龟甲和兽骨。(“简”是竹片,“牍”是木片。)

将竹简或木简用绳子串连起来就叫“一策”或“一册”。简的长度不等,最长的达三尺,短的五寸。人们写信,往往用一尺长的简,所以后来把信称为“尺牍”。每根简上写的字多少不一,大多是二十来个字,少的一两个字。写一篇文章可能需要很多片简牍。简牍相比龟甲、兽骨已经轻便许多了,但仍然笨重。

战国时宋国的思想家惠施著作多,立论新奇,善于辩论,常应邀外出讲学,随身携带的书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

据记载,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竹简公文,重达一百二十斤(秦制)。两汉时,以辞令见称的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写了个奏章,用了三千根竹简。进呈皇帝时由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抬进宫去,汉武帝看了两个月才看完。这样多的竹简册,存放、运输都很麻烦。如果编简的牛皮带断了,竹片散乱,前后次序颠倒更是麻烦事。书写的文件多了,其所使用的简牍数量既多且重,人们往往用“汗马牛”、“充栋宇”来形容其沉重和数量庞大,形成了“汗牛充栋”的成语。

当时也有人用绢帛做书写材料,《墨子》一书有“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的记载。但是绢帛价格昂贵,一般人用不起。孔子就有“贫不及素”的说法。这里的“素”指的就是绢帛。汉代一匹绢帛(长约十多米,宽不及一米)的价格就相当于七百二十斤大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层薄丝绵,把这一层剥下来晾干,可用来写字。这种漂絮的副产物品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或方絮。

“缣帛”,“缣”是双色的淡黄色的绢,“帛”为丝织物的总称。缣帛就是一种丝织品,可以剪裁,缝制衣服,也能在上面写字、绘画。写在丝织品上的文字,称为“帛书”。

《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下系帛书。”缣帛柔软光滑,可折可卷,运笔顺畅,书写方便,重量轻,便于搬运,易于传播。但是,缣帛价格昂贵,一般人无力使用。作为文字载体,缣帛不具备普及和推广的条件。

缣帛的制作是把蚕茧煮过,放在竹席上,浸泡在河水里,再将蚕茧冲洗打烂,晒干即成。用帛来写字,字写好后卷起来,成为一“卷”。这种丝帛造的纸,由于原料有限,产量不多,价钱也高。

由于竹、帛是作为记录和书写用具来使用的,“竹帛”两字几乎成了书籍或历史的代名词,“功垂竹帛”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

纸与帋

目前学术界认为,蔡伦改进造纸术前,中国已有“纸”这个字。由于中国一早就有“纸”字,这对后人的认知造成一些混淆,有人误将蔡伦所造的“帋”和蔡伦之前所用的“纸”混为一谈。

“纸”在中国古代是什么意思呢?据东汉刘熙(或又作刘熹)所撰《释名》,纸,砥也,平滑如砥石也。这就是说,所谓“纸”,是指一种像磨刀石一样平滑的材料。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谈到“纸”的来源说,纸从“糸”旁,也就是“丝”旁。这显示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这种薄片可能是原始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

唐代徐坚编集的《初学记》称,古者以缣帛依书长短随事截之,名曰幡纸,故其字从糸。至后汉,蔡伦锉故布(破旧的布)擣抄作帋,其字从巾。

三国时期魏人张揖所撰《古今字诂》巾部云:纸今帋。这个“帋”字从巾字旁,这是蔡伦为了区别他所造的“帋”而创造了的字。

这些典籍显示,蔡伦之前的“纸”主要是指缣、帛等柔性的书写载体。蔡伦用树皮及敝布、鱼网所造的纸,被蔡伦称为“帋”。但蔡伦的造纸术流传下来了,他所创造的“帋”字却没有流行起来,后来的人们依然用“纸”字指称按照蔡伦的造纸术所制造的纸。

关于“赫蹄”纸的记载在《汉书赵皇后传》可见。据二世纪末东汉学者应邵解释,赫蹄是一种用丝绵做成的薄纸。

应邵字仲远,是汝南南顿人(今河南项城西南)。应邵少时笃学,博览群书,献帝时任泰山太守。献帝初,旧章湮没,书籍罕存,他编集所闻,着《汉官仪》十卷,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制,多为他所订立。他还著有《风俗通义》三十卷、《汉书集音义》(今佚)等书。

蔡伦的造意

范晔的《后汉书》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东汉学者刘珍、延笃等撰写的官修史书《东观汉纪》卷二十记载:“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为中常侍,有才学,尽忠重慎。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客,曝体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

其他晋、唐、宋人笔记,例如晋张华《博物志》,唐徐坚《初学记》,宋欧阳询《艺文类聚》,唐白居易《白氏六帖》及唐虞世南《北堂书钞》等也都有类似的记载。

蔡伦,字敬仲。生于公元62年,卒于公元121年,是东汉桂阳郡(即今湖南省耒阳市)人。

清末民国初年著名学者章太炎曾经说:“湖南人士,始后汉桂阳蔡伦。伦诚宦者,然史称其才学,校雠经典,伦实监理,斯故弘恭,史游之次。又始造树肤鱼网为纸,中夏文化升降之迹,伦有力焉。”

弘恭(?~前47年)是江苏沛县人,汉宣帝时的宦官,因懂得国家法令及历史等文化,得到汉宣帝的赏识,被封为中书令。

史游是汉元帝时的宦官,任黄门令,官秩六百石,掌管衙中众宦官。精字学,工书法。约在公元前40年以隶书草写成《急就章》一篇。文曰:“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后人称其书体为章草。

章太炎说蔡伦与弘恭、史游一样,都是宦官出身。但是,历史上记载蔡伦富有才学,曾经主持经典的校雠,还始创用树皮和鱼网造纸,此举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颇为巨大的功绩。

蔡伦十三岁时,皇宫派人来家乡征选宦官。东汉章帝刘炟建初中期,蔡伦十八岁,当上了“小黄门”,这是汉朝太监中较低级的职务。

按汉朝的制度,宦员每旬(十天)有一天休息,这是士大夫们互相交流、联络感情的时候。可蔡伦每逢此时却闭门,谢绝宾客,不与同僚往来。这个时候,蔡伦去做什么呢?

据《后汉书》记载:“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东观汉纪》卷二十也有相同记载:“蔡伦……为中常侍,有才学,尽忠重慎。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客,曝体田野。”

这些记载是说,蔡伦才学出众,做事尽心尽力,敦厚谨慎,敢于忠言直谏,对皇帝施政得失有所匡弼。在宦官轮休的日子,他或者闭门谢客,或者深入田间,考察农耕,增长见闻。这样,蔡伦的见识和学问与日俱增,越来越受皇帝赏识。

东汉和帝永元九年,蔡伦被任命兼职尚方令。“尚方”是皇家手工工场,“尚方令”掌管着皇室金库和宫廷内部事务,是少府所属的重要部门,专门为皇室制造御用器物,拥有雄厚财力和权势,有全国选拔优秀工匠的权力。蔡伦受命为尚方主管,负责监制御用器械和宝剑等。

在此期间,蔡伦在工艺技术及对此类事物管理的才华充分得到发挥,他经常与工匠们一起干活,钻研技术问题。在他的督导下,尚方制出的产品样样工艺精湛,质量上乘,“莫不精工坚密”,成为后世仿效的宝物。

东汉文化发达,学生众多,迫切需要更加廉价的书写工具。蔡伦喜欢读书写字,深知读书人的困难和需求,缣帛价格太贵,丝絮做的纸也不好用,竹简不贵,但很笨重。

蔡伦于是想用普通廉价的材料造纸,造出普通人也用得起的书写物品。有一次皇帝召见蔡伦,询问尚方的事情。蔡伦说,如能让更多的人读书,国家就会更加繁荣昌盛。他说自己正在试验制造廉价的纸以方便读书人,皇帝非常赞成,还拨给他试验费用。

蔡伦发明用麻头、破布、树皮和鱼网等作原料造纸,特别是利用树皮作原料。蔡伦造纸的基本工序是先把原料洗涤后切断,经浸渍沤制,其间采用加石灰浆升温促烂和蒸煮等工序,再反复大力舂捣,分离出纤维,制成纸浆,然后用细帘子捞取纸浆,漏去水分,晾干,揭下压平研光,成为纸张。用这种方法造出的纸,表面细致、光滑、书写性能好,颜色洁白,长期保存不回色腐烂,又轻又薄又耐用,正是蔡伦要的理想书写材料。

公元105年(东汉元兴元年)蔡伦把这一成果向朝廷奏报,汉和帝十分称赞,并通令全国推广这种造纸术工艺,各地也学会用植物纤维造纸,大大方便了读书、写字的使用。

汉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8年),蔡伦因功绩突出,被“封为龙亭侯,邑三百户”。龙亭是河南的一个县,位于现在开封市西北。稍后,蔡伦又被任命为“长乐太仆”,位列九卿之一。

蔡伦的造纸术是近代木浆制纸的先声,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途径。现代造纸技术发达,以机器代替人工,但造纸的基本原理、工序和所用的原料与蔡伦在1900年前的造纸术基本相似,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蔡伦以后,别人不断对其造纸术改进。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未年),山东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只是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没有被记载下来。当时的书法家都十分推崇左伯的纸,这说明,在东汉末年,中国的造纸技术已经很高超。

公元二世纪到四世纪,是竹简、缣帛和纸张并用的时期,由于纸张的品质和产量不断提高,纸张作为写字用的材料,其使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成为文人不可缺少的写字材料。

造纸术的传播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蔡伦千百年来备受人们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美国科学家麦克‧哈特撰写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位于我们熟知的哥伦布和爱因斯坦之前。

2007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公布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榜上有名。周刊介绍说:“蔡伦是中国古代一名太监,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但是,他发明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等压制成纸。”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世界各地。

秦汉的交趾、九真、日南3个郡均在今越南境内。越南得到造纸技术较早,在公元三世纪之前,产地主要在今越南河东省清华县,但产量不多。根据记载,公元284年大秦(今越南)向中国进献3万张密香纸。

公元384年,东晋太元九年,有一位和尚摩罹难陀奉旨从山东烟台扬帆过海前往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传教,他的随从中有人懂得造纸术,百济王把他们奉为上宾,请他们传授造纸术,从此朝鲜半岛开始有了造纸业。

公元610年,高丽国王派高僧昙征过海到日本,他大力宣传纸张的好处,当时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就在离宫不远处龙田川河岸设立造纸作坊,从此日本有了第一座造纸工厂。

公元750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打败石国。高仙芝原是高丽人(朝鲜族),年幼随父来中国。他勇猛善战,屡建战功,被提升为安西副都护。公元747年,石国小勃律王娶了吐蕃王女儿为妻后,随同吐蕃王反唐,朝廷又派高仙芝领兵出讨,大获全胜,惨败的石国向大食国求援。

公元751年大食国派大将齐亚德进攻唐朝边境,高仙芝统率3万唐军与大食展开决战,深入大食本土七百里。在紧要关头,高仙芝部队中有一少数民族首将突然反叛,形成与大食人合攻唐军的态势,唐军战死无数,被俘数千,大食军也损失惨重。被俘唐军中有会造纸的工匠,阿拉伯人靠他们在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的第二大城市)建立了造纸厂,生产的纸张不仅供应当地居民,还是撒马尔罕外贸商品。

在怛逻斯战役中被俘的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的侄子杜环,后来辗转归国。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提及中国工匠传授阿拉伯人造纸术的史实。从此,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在许多中世纪阿拉伯旅行家的游记中,都有关于撒马尔罕出产优质纸品的记录。

公元794年在新都城根达(今伊拉克巴格达)建立第二家造纸工厂。后在大马士革(今叙利亚首都)开设第三家造纸厂。

此后,阿拉伯帝国的一切政府文书、档案均书写在纸制品上。

公元900年阿拉伯人把造纸术传入埃及,亚历山大城开办起非洲第一家造纸工厂。公元1100年在非洲西北角的摩洛哥费斯城建立造纸场。公元十世纪的印度突厥首领率领伊斯籣教徒军队侵入印度,带入造纸术。

至十一世纪,欧洲各国发动十字军东征,攻打伊斯兰教国家,这场延续数十年的宗教战争,使西欧的英、法、日耳曼、意大利等地区人士见识到东方的丰富资产及重要的造纸技术。

在欧洲,第一个造纸工场是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于公元1150年在萨狄瓦城建立起来的。

在意大利的博物馆中,至今还保留着西西里国王罗杰一世于1109年书写的一幅诏书,诏书用的纸就是阿拉伯人生产的。在当时的欧洲,能够使用阿拉伯人制造的纸张被视为一种奢侈的行为。由于纸的造价昂贵,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国王菲特烈二世曾在1221年下令禁止使用纸书写官方文件。

中国造纸术传人欧洲前,欧洲人曾用羊皮进行文字记录工作。在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三百多张羊皮,这极大地限制了文化的传播。造纸术的西传,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公元1276年,意大利半岛中部的蒙地法诺地区建起该国第一家生产麻纸的造纸场。英格兰公元1460年出现过一家小造纸作坊,但英皇认为破布是不祥之物,下令关闭该作坊。直至公元1494年,英国才兴建第一家造纸场。

此后不久,欧洲人开始改良造纸技术,但直至17世纪,欧洲的造纸技术还只能达到中国宋代的水平。为了解决欧洲纸张质量低劣的问题,法国财政大臣杜尔阁曾希望利用驻北京的耶稣会教士刺探中国的造纸技术。乾隆年间,供职于清廷的法国画师、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画成图寄回巴黎,中国先进的造纸技术才在欧洲广泛传播开来。

欧洲人于公元1575年把造纸方法传播到美洲。公元1690年在美国费城建有造纸场,这距离蔡伦造纸术诞生已整整晚了1,585年。

2016-07-26

天钧丨今日时事新闻–蔡伦与造纸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