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学霸林语堂在上海

说到林语堂,马上会想到台湾和北京,但其实这位出生于福建、长期旅居欧美、晚年终老台湾的著名作家和语言学家,跟上海也渊源不浅:本科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7年到1936年间,他一直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编杂志、编英文教科书、教书、写作……按照他女儿林太乙在《林语堂传》中的叙述,我开始了寻找。

圣约翰大学的全能型学霸

1912年,林语堂17岁。这年,他毕业于福建寻源书院,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父亲从学生那里好不容易借来了100银元,送他上名校。那也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这个繁华都市,当时,他的名字还叫做“林玉堂”。直到后来留洋归来,他才开始以“林语堂”行于世。

从中学、大学,一直到哈佛硕士、莱比锡博士,林语堂这一辈子都是学霸,从来没被考试难倒过。圣约翰的同学当中,不少出自富贵人家,西装笔挺,忙着结交朋友,还有不少是希望学好英文,将来去“外企”为外国洋行做买办的。但林玉堂读书目的很单纯——求学和求知,他总觉得“自己是山地孩子,一辈子是山地孩子”,所以上海那些花花公子纸醉金迷的生活和他完全没有关系。他在圣大预备学校读了一年半,把整本牛津英文字典都钻研透了。

林玉堂在圣约翰读书,总是觉得课程太容易,他有点毒舌地评论道:“在课堂里,学生只许静坐听讲,或者听别的学生答错问题。”偶尔花10到20分钟,他就可以预习完功课,然后在上课偷偷读别的书。以这样的阅读速度,难怪圣约翰图书馆约5000册的藏书,他几乎都读过了。

而且林玉堂也不是像谢耳朵一般的书呆子,他在课外打网球、踢足球、划船、赛跑,跑步还创造了大学记录。当同学们考前都在努力复习的时候,林玉堂悠闲地去苏州河钓鱼。

二年级结业典礼上,他获得了三种奖章,还以演讲队队长身份接受比赛亚军的银杯,绝对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1916年,他以第二名成绩从圣约翰毕业,去清华担任英文讲师。

今天万航渡路1575号的华东政法大学,就是当年的圣约翰大学。现在正值寒假,校园里人影稀疏,更显得林木幽深,四围安静。一眼望去,不少中西合璧的建筑,顿感穿越到民国风的电视剧里。

对照圣约翰大学的旧照片,会发现这里不少老建筑都保存得相当完好,昔日牌坊依旧,标志性的钟楼也依然高高伫立。改变的,只是过去低矮的小树苗,百多年后,已经是绿荫遍地。钟楼下,建于1894年的韬奋楼,是圣约翰旧日的怀施堂,现在,依然被用作教学楼。透过教室门上的玻璃,可以看到里面坐满了寒假里仍然在刻苦攻书的学子们。大学的名字会改变,但是好学深思的精神,一直在传承。

东吴大学的名师

1928年9月,林语堂应邀担任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的英文教授,任期一年。这也是他在上海唯一一次担任大学教职。

东吴大学总部在苏州,而在上海办的这个法学院,知名度甚至超过本部。这是因为,它是一所从课程到理念都和国际接轨的比较法学院,也是当时中国唯一以教授英美法课程为主的法学院。1946年,东京审判二战日本首要战犯时,因为采用英美法程序,代表中国政府赴东京军事法庭的法官、检察官及工作人员几乎都是东吴法学院的师生。

东吴大学法学院大多数课程都是英语教学,林语堂就是当年被请来的英语名师之一,徐志摩也曾在这里教过书。

昆山路146号是东吴大学法学院旧址,现在这个地方还是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区很小,从大门铁栏杆外看,也就三四幢房子的模样,多是新楼,旧影已经难觅了。

据当年的学生回忆,林语堂上英语课从不点名,但学生却很少缺课,还有许多旁听生也慕名来蹭课,整个教室都挤满了人。上课时,他“从不正襟危坐,有时坐在讲桌上,有时坐在椅子上,双脚放在桌上,边讲边谈,幽默百出。”课上用的教材是《新闻文选》,内容为报纸杂志上刊出的评论或新闻,生动有趣又实用。上课时,林语堂会注意选择意义相近又不同的英文词汇来详细解释,比如,“笑”在英文中就有很多不同说法:大笑、微笑、假笑、痴笑、苦笑;“哭”同样也是如此,有大哭、假哭、饮泣等等。

期末考试也是相当别致。因为林语堂在课堂上经常点名学生回答或者与学生互相对话,大致已经知道每位学生的程度和学力,所以“考试”时没有试卷只认脸,学生都不用开口,老师就能当堂定下分数,据说大家心服口服,认为颇为公平。后来,这个故事就流传成了林语堂靠“相面”定分数了。

在孙中山故居接待萧伯纳

1933年2月17日,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匆匆路过上海,同好幽默一派的林语堂,自然也在接待萧伯纳的名单之中。萧伯纳上午10时30分登陆上海,林语堂在码头提前等了2个小时。

中午12时,在莫利爱路29号寓所(今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宋庆龄为萧伯纳举办了接风午宴,蔡元培、林语堂、杨杏佛、鲁迅等作陪。鲁迅还因为接到蔡元培的通知晚了所以迟到。午餐后,大家在楼下留下了三张珍贵的合影。

现在的孙中山故居里,当年接待萧伯纳的餐厅和花园,依然那么整洁。只是他们在一起合影的那个门洞,多了一块“孙中山故居”的木牌。时间,就是这么淡淡走过,把现实变成了历史。

那时,鲁迅和林语堂已经不太和睦。他们曾有过两次公开吵架,第一次是因为一些琐事的误解,第二次则是林语堂主编《论语》、《人间世》,和鲁迅的革命文学主张不合,打起了笔仗。两位相当有个性的文学大师,对于人生与文学,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一个是充满斗志和批判精神的猛士,另一个则是喜爱生活、追求趣味的现实主义者,产生摩擦恐怕也是在所难免的。

1936年,在赛珍珠的鼓励和介绍下,41岁的林语堂带领妻子和三个女儿,从上海坐船远渡重洋去美国,从此告别了祖国,开始了他后半生旅居欧美的生活。

今日时事新闻网|最新时事优选新闻–学霸林语堂在上海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