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孩子爱问为什么 别急着回答 这4种做法更能成就孩子

  • 生活

纽约华人医生:重症患者多是没基础病的年轻人(图)

在4月1日晚的央视《新闻1+1》节目中,美国长岛北岸医院ICU主任周秋萍介绍称,从中国和欧洲得到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多是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但是目前观察到比较特别的是,美国纽约ICU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从20岁至60岁都有,并且没有基础疾病。 周秋萍称…

孩子长到3岁左右,语言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又对世界充满好奇,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整天追着你问“为什么”。

刚开始,我们肯定会很高兴,觉得孩子有求知欲,爱思考问题,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

可是随着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会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不回答他的问题,怕伤害孩子的好奇心,认真回答吧,他又会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地问。

难道就没有既轻松,又能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方法吗?

其实这样的中间地带是有的,只要我们跳出“回答”或“不回答”这个只能二选一的框框,办法就会多起来。

而且从培养孩子能力的角度来说,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对孩子未必是好事。所有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他就不需要思考了。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样妈给大家总结的4个方法吧。

01孩子是真的想知道答案吗?

在回答孩子的提问前,我们要先思考一下,孩子是真的因为好奇才问“为什么”,还是有其他的目的呢?

比如我们正在忙,孩子可能会用“为什么”来吸引我们的关注。

这个时候,孩子的问题会特别多,一个接着一个。我们刚刚回答完,他就接着问下一个问题,并没有认真听我们的答案,倒像是在无理取闹。

“妈妈,你在干什么?”

“我在叠衣服。”

“为什么要叠衣服?”

“这样才整齐,穿起来才不会皱啊?”

“为什么这样就不会皱?”

“……”

就像上面这段对话,我们凭直觉,就知道孩子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这种时候,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反而会让他形成错误的认知:

“我可以用这个办法,让妈妈一直关注我。妈妈关注我的时候,我才是有价值的。”

这样孩子就不知道怎么独处,没办法自我满足了。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停止对孩子的关注,告诉他,“妈妈正在忙,你的问题我要想一想才能回答。你先去玩积木吧。”

之后就忙自己的事,不再对孩子过度关注。孩子看这一招不灵,可能就会放弃缠着妈妈,自己一个人去玩了。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是用“为什么”来表达不满和反抗。比如我们叫孩子刷牙,他会说“为什么要刷牙”,言下之意是想表达“我不要刷牙”的意思。

这种时候,也不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和孩子反复纠缠。我们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

“爸爸,我们和宝贝比一比,看谁先到卫生间,第一个刷牙。预备,跑!”

接着,假装很努力地跑,实际却跑得很慢。孩子觉得好玩,就会加入进来,飞快地冲到厕所开始刷牙了。

更多用游戏让孩子听话的方法,可以看这篇文章:

想让孩子听话,比讲道理、打骂更有效的方法在这里,你一定要试试​

02简单的问题,回答完要进行拓展

排除上面这两种情况(求关注,或表示反抗),对于孩子真正想知道的答案,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些方法,既帮助他积累知识,满足好奇心,又培养起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第一种方法,也是我们最常做的,直接告诉孩子答案。

不过为了防止他养成坐等答案,不愿思考的习惯,同时也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答案,我们可以在回答完后,陪孩子做一些拓展的活动。

这是因为在6岁前,孩子的思维方式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对于语言文字这样抽象的符号,孩子理解起来会比较费劲。如果能增加一些感性的体验,孩子的感知过程就会更具体,理解和记忆也会更深刻。

比如孩子问,“兔子的耳朵为什么那么长?”

我们可以回答,“耳朵长,就能听得更清楚。这样有老虎靠近,小兔子就能马上发现,然后逃跑。”

除了告诉孩子答案,我们还可以一起观察小兔子,看看有声音靠近的时候,小兔子的耳朵是不是马上就有反应了。

还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其他动物的耳朵,哪些动物的耳朵大,哪些动物的耳朵小,为什么会这样。

通过观察、触摸、体验,孩子的收获会成倍增加,不再被动地等爸爸妈妈给自己一个答案,而是主动地观察和思考。

03复杂的问题,和孩子一起找答案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他们提出的问题也会更复杂,没办法用一两句话就解释清楚。有时候,孩子的问题还会难倒我们,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月亮为什么会跟着我们走。

对于这样的问题,与其绞尽脑汁,越解释越糊涂,不如诚实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找答案吧。”

这样可以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没有关系,知道怎么去寻找答案就可以了。

一起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在教给孩子查资料的方法,这一点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和工作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翻一翻家里的科普读物、百科全书,也可以上网查资料,还可以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找相关的书籍。

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但小样妈建议,最好还是找到适合孩子年龄看的书籍,里面的文字和插图会比较容易理解。

也许你会觉得,为了回答孩子的一个问题,还要翻书、查资料,也太麻烦了吧。

首先,这些工作不一定要马上做。我们可以准备一个本子,把孩子的问题记录下来,等周末有空了再去完成。

其次,虽然比较麻烦,但我们的投入却能帮孩子养成有问题要积极解决的好习惯。这样将来上学后,孩子有问题就及时请教老师,基础打得扎实,学习上就不容易有漏洞。

04一个问题N个答案,培养发散性思维

除了上面两个方法,面对孩子的提问,我们还可以反问回去,“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找一张纸,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陪孩子把想到的答案都写下来。

比如孩子问,“我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答案可以是,学习本领、交到新朋友、玩家里没有的玩具、和同学一起玩游戏、吃点心、做老师的小帮手,等等。

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他的主见,让他不迷信标准答案。

还记得我小的时候,如果作业本后面有标准答案,我就会做一题,对一题答案,非常不自信。

孩子也是一样的,只有从小培养他自己想问题、写答案的习惯,才不会被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有更多创新的想法。

05做做小实验,自己找答案

还有一些问题,孩子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找到答案。

比如不同的颜色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只需要把颜料调和在一起,就能看到结果了。动手的过程还能调动孩子的多重感官,让他的记忆更深刻。

前几天,我刚好陪小样做了一个科学小实验。用滴管把彩色的水注入食用油里,会形成漂亮的水珠,沉在杯子底部。

小样自言自语说,“我把它搅拌一下,看看会怎么样。”

结果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细密的小水珠,和上面的食用油分离成两层。

小样感叹说,“哇,真神奇。”

这个时候答案是什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孩子有能力,自己寻找答案。

以上就是孩子问“为什么”时,我们可以用到的4种回应方法。

希望你家宝贝不只能提出问题,还能够自己找答案。因为别人给出的回答,未必总是对的。

今日时事新闻网|最新时事优选新闻–孩子爱问为什么 别急着回答 这4种做法更能成就孩子

2000台呼吸机不知往哪送 美国防部:没人告诉地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月31日援引五角大楼一位高级官员的话称,他们仍然没有将2000台呼吸机送出,因为没有被告知“送货地址”。【英文原文:https://thehill.com/policy/defense/490484-pentagon-has-no…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