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 就是让他没有自己的时间

职场上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毁掉一个员工,就是让他忙到没有思考的时间。”

当一个人被填满,他更多的可能性也就失去了。

我就在想,孩子们何尝不是这样呢?

何况,和现代越来越快的工作节奏一样,小朋友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越来越满。

没有一天休息的时间,没有一刻不被安排,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

今天刷到电视剧《虎妈猫爸》的一个片段,是赵薇饰演的毕胜男,认定丈夫出轨初恋女友,伤心之下谈离婚的场面。

这个时候毕胜男的爸爸过来了,情绪崩溃的毕胜男忍不住对爸爸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从小到大都被你逼着往前走,什么都要赢,一直拼命就一定会幸福吗?但是我都不敢往回看,我什么都没剩下,你还要我怎样?”

毕胜男的爸爸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严父形象,从小要求女儿的标准就特别高,所以毕胜男一直好胜的活着,学习成绩一向优秀,职场上也非常的拼,身边人都以为她就是这样争强好胜的性格,直到这一刻,大家才发现原来她也只是在逼着自己这样做。

“我拼了这么多年,最后什么都没剩下”,不知道这份感悟,能不能回答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被逼着一直努力,没有一刻松懈的孩子,以后的人生会怎么样?

我们身边一定不缺这样的爸妈,为了孩子的学习,从起跑线就开始用力去竞争,并且把这样的状态保持到孩子高考结束。

我认识的一个宝妈,可以说是我见过给孩子安排最多任务的一个人了。

多到什么程度呢?

一年当中,孩子同时学习钢琴、小提琴、舞蹈、美术、游泳,还报了很多课后辅导班。

据说还参加很多社会活动,任何小主持人、节目表演、演讲大赛,都让孩子参加。

在这个妈妈描述中,她得意于给孩子形成安排的高效和圆满,也得意于孩子超过同龄人的成熟和优秀,但是我觉得,这孩子还挺让人心疼。

一位专门研究“无聊”的访问学者特蕾莎·贝尔顿(TERESA BELTON)引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表明:无计划的“停机时间”可以帮助孩子们变得富有创造力,独立思考。

被排满的孩子,失去的是对自己时间的控制权,这是一种非常压抑的状态,长期让孩子处于这种状态中,对孩子的创造力其实是一种扼杀。

因为,孩子的大脑中,思维不总是有明确的目标,而是喜欢徘徊,喜欢走神,喜欢“流浪”。

这种流浪状态,可以让孩子达到得到足够的休息,然后保持更高效率的运转,留出更多创造的空间。

这种空间是必须的。

很多家长头疼,孩子为什么总是抱着手机不愿意撒手,吃饭也看,上厕所也看,手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

其实答案是,这是孩子的“报复性”沉迷,因为孩子自己的时间不多,所以吃饭、上厕所、睡觉前,他才会这么舍不得手机。而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无尽的自由时间,玩手机也就不成为一个大问题了。

可以说,无聊是在生活中寻找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的孩子经历无聊,可以帮助他们从自己的经历中找到价值,并发展自己独特的世界观,这使他们在未来的心理上更加坚强。

很多孩子喜欢、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可能渐渐无法招架,不可能为孩子安排好一切。

在某个时候,我们必须放手。

所以,孩子需要学习如何激励、愉悦自己。

试想,如果我们回到乡间,关闭电视、游戏机,手机信号不好,这种环境相比城市,自然是刺激不足的。

正是乏味,让孩子有机会练习自己的决定,并找到对周围的事情感兴趣的方式。

就像很多人越来越喜欢慢综艺这种形式,比如《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等,就是因为慢综艺中,缓慢的生活节奏让人找到更多质朴的快乐。

另一方面,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对父母也有好处。

很多父母嘴上喊着自己很辛苦,实际上却一直在给孩子继续加码,把孩子和自己都弄得不堪重负。

其实育儿不必如此辛苦。

孩子身上投入太多精力,解决的可能仅仅是家长自己的焦虑,并不一定能让孩子得到最大的收获,但一定会让自己不快乐。

投入越多,期待越大,期待越大,失望的可能也越大,承受这些情绪的父母,很难和孩子一起享受无聊的时间,一起进行看起来没价值却能够感到快乐的活动。

而要知道,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要比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对孩子的影响大得多,你不快乐,那么你的孩子也不会快乐。

所以,放松一点,让孩子无聊一会儿,给自己花点儿时间,你和孩子都可以更好。

天钧丨今日时事新闻–“毁掉”一个孩子 就是让他没有自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