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楼空?记者实地探访ofo北京总部 (组图)

 

  近日,有消息称“ofo小黄车北京总部人去楼空”。ofo方面对此回应称,由于理想国际大厦10层、11层的租约到期,公司部分办公室搬到了其他楼层办公。

  26日,记者来到ofo总部探访,看见ofo位于10、11层的办公室确实已经搬空,11层有2名人员在整理物料,15层、20层办公室的人员正常办公。

  探访:“15层的人变多了。”

  近日,有消息称“ofo小黄车北京总部人去楼空”。

  26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来到北京理想国际大厦,看见10层、11层确实已经搬空,办公室门禁已断电,玻璃门也被塑料胶带封存起来,上面贴着“ofo小黄车已迁至大厦15层”的告示。办公室里的桌椅随意摆放,地面上散乱着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

  

人去楼空?记者实地探访ofo北京总部 (组图)

  (11楼被搬空的办公室)

  10楼办公区的灯虽亮着,办公区内已不见ofo的办公人员,只有身着黑色T恤的2名中年男女在整理物料。中年男子自称是ofo工作人员,并表示“这里只有我,没有其他人!”11层办公室门口则摆放着灭火器,以及一张易拉宝,上面展示着8月9日ofo学院的一场讲座报名信息,该场讲座的讲师是客服学院的郭大伟。

  

人去楼空?记者实地探访ofo北京总部 (组图)

  据悉,ofo在之前在理想国际大厦一共有4层办公区,10层、11层办公后,只留下15层、20层区域。记者来到ofo位于15层、20层的办公区,看见工作人员均在正常办公。早上9点、中午12点等用餐时间,也能看见不少带着ofo工牌的员工前往大厦1层的餐厅吃饭。

  “15层的人变多了。”15层的保洁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下面楼层装修,最近1个礼拜有不少人搬到了15层来办公。

  上午10:30左右,记者来到ofo位于15层的办公区域,看到IT部是员工数较多的部门,其余财务、法务、战略等部门办公室里的办公人员也不及工位数的一半,摆放了45个工位的财务办公室,只有20名左右的工作人员。在15层北侧、能容纳约80人的大办公室里,记者只看到10名左右的工作人员在办公,物联网等部门有的一整排工位只有1名工作人员,一些办公桌上则摆放着纸箱。整层楼的会议室、休息区也难觅工作人员踪影。而一名曾在ofo的高光时刻拜访过其总部的人士告诉记者,曾经小黄车的休息区、会议室都挤满了前来拜访的合作伙伴,几乎所有办公室都人来人往。

  

人去楼空?记者实地探访ofo北京总部 (组图)

  (15层办公区)

  20层则只有约一半的区域被ofo用于办公,其余区域则是休息区。“不是特别多了。”一名保洁人员告诉记者,20层的员工数量在减少,而减少的时间就在“最近”。此外,有记者从大厦的保安处了解到,最近两个月佩戴ofo工牌的员工数量减少了约三分之一。

  

人去楼空?记者实地探访ofo北京总部 (组图)

  (20层休息区)

  记者就“目前总部员工数”“裁员”等问题联系ofo方面,对方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不予置评。

  “一整层的办公区域大约是3300平方米。”26日,理想国际大厦租赁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并表示之前由ofo承租的10层、11层办公区域已经被出租,“何时被出租”等具体情况不便透露。记者在现场也未看到新租户的痕迹。

  

人去楼空?记者实地探访ofo北京总部 (组图)

  (10楼办公室)

  需要指出的是,在ofo的官网链接的拉勾网页上,记者看到目前ofo正在招聘测试工程师、KA销售经理等岗位的工作人员,办公地点除了北京理想国际大厦外,还有上海、深圳、成都等地,但由于时间关系,记者并未前往这些地区探访实际情况。

  艰难:接连被起诉让ofo雪上加霜

  在理想国际大厦等电梯的空隙,偶尔能听到同幢楼其它公司的员工议论ofo的相关话题,“搬家”“裁员”“公开的秘密”则是这些内容的关键词。

  外界多持悲观态度,但ofo曾经确实风光过。根据阿里巴巴年报,截至今年3月31日,阿里巴巴对ofo投资约3.43亿美元(人民币(专题)22.72亿元),持股大约12%。由此可以推算ofo的估值曾超过28.5亿美元,价格比摩拜卖身美团点评的27亿美元更高。

  

人去楼空?记者实地探访ofo北京总部 (组图)

  (理想国际大厦)

  但是,与摩拜卖身后从容地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相比,一直坚持独立发展的ofo需要应付各种资金短缺带来的难题。9月13日,为了索要货物运输款,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起诉ofo的运营方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此外,上海凤凰、武汉汉光谷创客街区管理有限公司等也因被拖欠货款等原因起诉东峡大通。

  这些都使ofo的情况陷入恶性循环。据媒体报道,短短几个月间资本市场对ofo的估值不断下降,目前甚至已经降低到了10亿美元左右,约为当初估值的三分之一。

  搬家、裁员、押金、借钱、融资、卖身……传言层出不穷,曾经站在资本风口上的ofo,现今已然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有风吹草动就掀起轩然大波。而这些所有传言背后指向的都是钱的问题。

  出路与归宿:独立还是卖身?

  ofo尝试了多种方式进行盈利。

  8月底,ofo在APP的进入页植入5秒钟的视频广告,虽然其声称视频广告得到合作品牌的认可,但该行为却引起用户反感。“我争分夺秒赶着骑车上班,你却让我打开你的APP看广告?”微博网友调侃到。此外,取消免押金政策、诱导用户买年卡等行为也成为ofo获取收益的方式,目前这些方法的盈利能力还有待检验,但确确实实已让ofo在用户中的口碑直线下降。

  

人去楼空?记者实地探访ofo北京总部 (组图)

  (ofo总部楼下的小黄车)

  在广告、押金之外,近日坊间风传ofo已于7月份利用数字货币GSE为自己进行了一轮融资,并且有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预计GSE此轮募资总额可能在10000ETH级别以上”“据GSE官网显示,ofo是GSENetwork的战略合作伙伴”。对此ofo官方进行了否认,ofo小黄车25日上午发表官方微博称,ofo与GSE之间只是市场合作伙伴关系,且不存在“ofo利用GSE进行新一轮融资”之事。不过,早在今年5月17日,ofo就已宣布成立区块链研究院,并表示将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共享单车投放、调度、停放、维修等运营痛点。

  除了否认利用区块链融资的消息,此前盛传的已经即将完成的由蚂蚁金服领投、滴滴跟投,金额达数亿美金的E2-2轮融资也没有了确定答复。ofo方面工作人员针对此次融资问题回应记者称“具体融资情况有待确定”。阿里方面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否认了该融资消息。

  一方面无法找到盈利模式,另一方面融资没有进展。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假如创始人戴威最终屈服于资本选择卖身,最有可能接盘的巨头是滴滴和阿里,二者之中,显然滴滴的可能性又更大。然而几次传言之后,收购一事至今未有定局,冬季本身就是共享单车的淡季,传言中滴滴的“抄底收购”是否会实现不得而知。但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季对ofo来说,无疑将格外寒冷。

  在总部11层被搬空的办公区走廊屋顶上,ofo之前挂上的彩页还在,上面印着“骑行中如果你感觉困难,那是因为你在上坡”,希望对于ofo自己来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