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台湾校园连侬墙毁损多 学者:反映陆生焦虑感

  • 新闻

诡异!中国一幅古画 放大10倍,竟然发现了…(组图)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幅名画《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描绘的是北宋时期的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繁荣景象,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后来在明代的时候,著名画家仇英画了一幅《南都繁会图》,描绘的是明朝旧都南京的市井繁荣景象,被誉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图》。…

清大學生會在校園內打造連儂牆,日前遭不明人士撕毀。校方表示,無論學生或各界人士陳述意見時,盼以理性溫和態度表達,校方尊重各界參與社會議題。(中央社檔案照片)

台湾近期屡传陆生破坏「连侬墙」事件,学者郑志鹏认为,这种行为反映出部分陆生的焦虑感;而政府也应有统一的处理准则,除了处罚,更应帮助陆生融入台湾的舆论环境。

进入开学季,台湾多所大学陆续发生连侬墙遭陆生破坏、或港生遭陆生威胁的事件。 「反送中」的舆论战场,俨然跨海进到台湾校园。

清华大学日前也有一名来台交流的陆生因撕毁校内连侬墙,而被以「毁损罪」法办。

关注两岸青年交流的清大通识中心副教授郑志鹏认为,即便近期各校都出现相关的案例,但就他观察,有这样行为的陆生仍是少数,陆生群体仍具有多样性,不该把类似的事件指涉到所有的陆生身上。

自2011年开放陆生来台就学,今年已进入第9个年头,即便以往也曾经历过「太阳花运动」或「雨伞运动」等大型社运,当时的陆生也并未有如此激烈的政治表态,背后的原因值得探讨。

郑志鹏认为,破坏连侬墙的行为,反映出部分陆生的「焦虑感」,而这种感受又来自3个方面。

首先,他指出,习近平上台后所高举的「中国梦」,不断推升中国的民族主义,在经济蓬勃发展下,中国渴望国际社会的重视和肯定。

然而,当下许多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却是相对不友善,这让一些中国留学生感到焦虑,因此可以看到破坏「连侬墙」、干涉他人意见表达的行为不只出现在台湾,也屡屡在欧美和澳洲等国出现。

其次,他认为「反送中」的爆发,也让许多台湾人认为「一国两制」偏离了最初的承诺,对中国政府的信任下滑,两岸离统一的道路越来越远。

第三,他发现近年台湾学生对「中国因素」的认知有所提高,对于中国以各种方式影响台湾的作法抱有警戒,而这样的议题一旦在陆生和台生之间讨论,就容易针锋相对。

多個公民團體29日舉辦「929台港大遊行-撐港反極權」活動,一群在台港人手持「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標語,高喊口號行進。(中央社檔案照片)

多个公民团体29日举办「929台港大游行-撑港反极权」活动,一群在台港人手持「光复香港,时代革命」标语,高喊口号行进。
(中央社档案照片)

对于外界质疑破坏连侬墙的陆生,是有组织的「红色先锋部队」,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表示,海外的中国留学生的确会有串连、集体行动,但目前在台湾还没看到相关证据,是否存在还不得而知。

郑志鹏则认为,社会上的这种怀疑,反映出大家的焦虑。但他不认为需要把这群陆生视为有组织、无法沟通的群体,反而应该去了解他们为什么感到焦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行为。

对于目前交由各校自行处理冲突事件的作法,郑志鹏也不认同。他认为,针对这样一系列的集体事件,教育部应该要严肃处理,提出一套处理准则,以免各校的处理出现不协调、挂一漏万的结果。

沈伯洋也认为,在破坏连侬墙事件发生前,许多类似个案已经在各国出现了,台湾应该要有风险控管的概念,在校园内形成一套处理冲突事件和法律机制的训练模式,才能防范未然。

移民署长邱丰光近日曾表示,破坏连侬墙的陆生及陆客,未来可能将被限制入境。对此,郑志鹏指出,许多人认为,学生在学校里犯错了,应该能有第二次的机会;若是如此,那就不该只因为国籍,而有差别待遇。

他也强调,除了处罚外,政府在陆生来台时,也应做好相关的辅导工作,让他们对台湾的舆论环境有心理准备,从而融入校园和社会。

沈伯洋表示,开放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而交流的基础是民主。但如果连基本的民主机制都没办法遵守,那也达不到交流的目的、也就失去开放陆生的意义。

郑志鹏则表示,两岸的教育交流实际上也是台湾争取对岸年轻一代理解和认同的方式,因此若以「非黑即白」的视角看待这类事件,升高双方敌对情绪,对台湾而言也未必是好事。

 

今日时事新闻网|最新的新闻时事–台湾校园连侬墙毁损多 学者:反映陆生焦虑感

82岁好莱坞巨星简·方达被捕 双手捆绑 身患两种癌症(图)

好莱坞巨星简·方达出生于1937年,她是好莱坞最具传奇色的彩女演员之一,两届奥斯卡影后得主,名气不输伊丽莎白·泰勒。年轻时的简·方达风情万种,如今82岁高龄的她依旧活得像年轻人一样富有激情。 10月12日,据多家媒体报道,简·方达因不满气候变化,本周五与多名市…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