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纽约华人亲历美股史诗级暴跌 “恐慌比病毒更可怕”(图)

  • 新闻

“病毒源头不一定在武汉”?黄秋生怒呛钟南山

中共用尽各种方法,将中共肺炎源头问题转移焦点,中国抗疫专家钟南山昨(18日)再次强调,武汉肺炎疫情发生在武汉,但没有证据表明源头在武汉,这是科学问题。对此,影帝黄秋生看到消息后,立刻开酸「科学家的责任在于寻找真实,不在于玩弄言词。这是科学问题,更是人格问题!」…

巴菲特他老人家这么大把年纪,一辈子也只见过五次熔断,我们10天就见了四次……

纽约华人亲历美股史诗级暴跌 "恐慌比病毒更可怕"(图)

  特约撰稿:顾乡,第一财经前国际部主编,现居纽约

  编辑:小豆

  3月20日下午,我从华人超市回家,一路看到,邻居们跑步的跑步,遛狗的遛狗,似乎并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老外们的这种粗放做派,大概是我最近只去华人超市的原因——可以自由戴口罩,不用担心别人异样的目光。而在老外超市,人们几乎是不设防的,华人去了也会迫于压力摘下口罩。

  回到家,我第一时间扔掉口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查看手机,看到的第一条微信,是一条慰问信息。

  “你还好吧?”朋友问,“听说纽约封城了。”

  一个多月来,我已经习惯了国内朋友的消息灵通。他们常常比我更早得知美国的新闻,并及时提醒我保重。但这次的慰问信息仍旧让我吃了一惊,因为前两天的消息是说不会封城,这么快就改口了?

  我撇开微信,去看外媒报道,很快就看到:纽约州州长科莫当日宣布,纽约州所有非必要行业的从业者必须留在家中。

  科莫的措辞非常讲究,一方面给人员活动按下了“暂停”键,一方面又避免了“封城”的表述。我还记得,此前他一直强调,使用“封城”一词所引起的恐慌,将比病毒更可怕。作为3月以来连续写了10篇华尔街观察文章的作者,我对他的担忧深以为然。

  至少从3月3日开始,我就看到了恐慌情绪对于金融市场教科书般的统治力。而美联储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中央银行,正在无意中扮演了煽风点火的角色。

  半个多月后,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国际投资家转发了他与《巴伦周刊》的访谈,“我认为在近期美股下跌中大家已经是在恐慌式抛售(Panic
Sale)……如果疫情能顺利过去,你到6月份回头来看,可能会觉得现在的恐慌有点可笑”。

  这篇访谈的标题就叫《至暗时刻,不要让恐慌占据你的大脑》,我觉得很好,第一时间点上了赞,并急忙打开电脑,打算一鼓作气回溯这大半个月的恐慌式抛售。作为记录也好,启示也罢,希望读者也能像我这样有所感悟,对于人性和市场的关系,也能多一层思考。

  -1-

  投资者用抛售狠狠打了美联储的脸

  我的观察起点,始于3月3日。当然,美股此前已经一路下跌。但直到这天之前,市场一直期待美联储干预,并相信它有充足的“弹药”。正是这天发生的事,深深改变了市场的预期。

  当天,美联储宣布紧急降息50个基点(0.5个百分点),至1%-1.25%。当时的声明称,新冠病毒对经济活动构成了不断变化的风险,“鉴于这些风险,为了支持实现最大就业和稳定价格的目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

纽约华人亲历美股史诗级暴跌 "恐慌比病毒更可怕"(图)

  美联储加息或者降息的决策,一般发生在议息会议上。鉴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于3月17日召开议息会议,外界没有想到会有3月3日的“突击降息”之举。

  这是金融市场的最大新闻,我记得当时自己因为疫情已经戒掉了去咖啡馆写作的毛病,于是就在家中厨房写起了分析,认为降息理论上有助于提振市场。不料,市场却做出了反向解读。当日,美股市场剧烈震荡,道指无视美联储“救市”声明,暴跌超过700点。投资者用新一轮抛售,第一次狠狠打了美联储的脸。

纽约华人亲历美股史诗级暴跌 "恐慌比病毒更可怕"(图)

  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新华社发)

  我记得当时纽交所交易员蒂莫西·安德森抨击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慌了神”!安德森在电视媒体上的戏剧性表现,看起来就像在说单口相声,但他其实已经点出了问题的实质:即,美联储大幅提前降息,反而突显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就是说,越是急着“救市”,越是加剧恐慌。

  其后的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一判断。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为例,3月5日暴跌近1000点,3月9日狂泻2000多点,3月11日重挫近1500点,3月12日再度暴跌超过2000点,并创下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还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做美股新闻时,“道指千点暴跌”堪称财经报纸的超级头条,足以引发编前会长时间的热烈讨论。不料如今却成了家常便饭,化作微信段子手的素材之源。我想,十多年来,与纸媒一同衰落的,原来还有道指啊。

  也就是在3月12日道指创下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后,我在一篇分析文章中列举了全球超级投资者和大型机构的最新判断,当时的四个小标题是这样的:1,高盛:暴跌还在后面;2,桥水:疯狂做空欧洲;3,罗杰斯:买入机会到来;4,巴菲特:不要根据新闻买卖股票。

  当时,我还拿着《原则》和《债务危机》两本书对国内同行吹嘘,让他们再去看看瑞·达利欧的著作,重温桥水基金在金融危机中一战封神的丰功伟业。没想到,打脸很快到来……

  当然,我被打脸事小,达利欧被打脸就不是开玩笑的了。但后来发现,真正被打脸打出血痕的,还是美联储!

  -2-

  “鲍威尔讨好了特朗普,却得罪了市场”

  3月14日,一位投资者在推特上写道:“不要像没有明天那样,急于完成所有交易。”与很多股民一样,他期待市场好转,每个人都有明天。

纽约华人亲历美股史诗级暴跌 "恐慌比病毒更可怕"(图)

  明天的曙光似乎出现了。3月15日,美联储提前三天公布利率决议,突然宣布大规模降息100个基点(1个百分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1%-1.25%下调至0%-0.25%,并出台7000亿美元资产购买计划,也就是量化宽松计划。

  相比加息/降息25个基点的惯常力度,美联储3月3日降息50个基点的力度已经很大,而3月15日不仅暴降100个基点,还再度祭出了以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闻名的量化宽松计划,用药不可谓不猛。

  几乎在一夜之间,美联储正式迈入零利率时代并重启量化宽松。当天傍晚,我几乎同时收到了彭博社和路透社的新闻推送,大家都在猜测市场明天的走势。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我第一时间给总部位于上海和广州的两家国内财经媒体的朋友发消息,催促他们起床干活。

  当时是美国时间的周日,财经媒体正忙着打断华尔街大佬们的假期,找他们来预测明天的市场走势。

  不料就在当晚,与3月3日首次紧急降息时的市场反馈一样,美联储的所谓“大招”再度引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美股三大股指期货全线暴跌,跌幅一度超过5%触发跌停,预示着第二天美股开盘的又一轮震荡。

  果不其然,还是没有等来明天!3月16日,三大股指用全线崩溃狠狠给了美联储一记耳光。截至收盘,道指暴跌12.93%,纳指暴跌12.32%,标普500指数暴跌11.98%。

  那天,国内一家财经媒体驻纽约负责人的一句话点评令人印象深刻:“鲍威尔讨好了特朗普,却得罪了市场。”她还告诉我,自己当天开始居家上班,不用再去曼哈顿的办公室了。

  几乎同时,我的两位朋友(一位来自财富管理公司,另一位在画廊工作)向我确认:纽约市开始大量执行远程办公,大家都不去办公室了。

  随着美国疫情日益严重,暴跌还在继续。到了3月18日,道指相比2月份的历史高点已经跌去了10000点,抹去了特朗普就职以来的全部涨幅。也就是在当日,美股因标普500指数盘中跌超7%,再次触发熔断机制,暂停交易15分钟。这是美股史上的第五次熔断,也是10天内的第四次熔断。

纽约华人亲历美股史诗级暴跌 "恐慌比病毒更可怕"(图)

  受疫情影响,纽交所3月18日宣布将暂时关闭交易大厅,23日起全部转为电子交易。 (新华社发)

“巴菲特他老人家一辈子就见过五次熔断,我们10天就见了四次……”全球金融人一边讲着这个笑话,一边紧张地留意着桥水基金的爆仓传闻。

  

纽约华人亲历美股史诗级暴跌 "恐慌比病毒更可怕"(图)

  3月12日时,巴菲特还只见过三次美股熔断。之后一周,美股又熔断两次。

  截至3月20日收盘,美股继续大幅收跌,道指再度跳水近1000点。虽说桥水创始人达利欧此前紧急辟谣称“一切安好”,但对于“谁是下一个雷曼兄弟”的讨论早已不绝于耳。

  可以说,美联储3月双降息后,市场竟然如此不给“面子”,反映出反向预期已经形成:越是急着出台货币扩张政策,越是意味着疫情已经失控。正如开篇所言,人们看到了恐慌情绪对于金融市场教科书般的统治力。

  -3-

  美联储为何“越帮越忙”?

  《格林斯潘传》曾经提到,1987年“黑色星期一”全球暴跌之际,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本应在午饭后飞往达拉斯参加一场会议。

  当时,格林斯潘的副手在电话中劝告他取消行程,但他认为最好的政策就是保持平静和自信。他坚持飞往达拉斯,以平静和自信引导了市场预期,最终平息了恐慌。

  作为格林斯潘的后继者之一,鲍威尔在本轮暴跌中,却更多扮演了某种推手式的角色。实际情况是,美联储对疫情本身轻描淡写,但在政策上却做出过激反应,令投资者“反向理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可能比预想的更糟糕,从而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加剧恐慌情绪。

  当然,这种评价对鲍威尔来说或许并不公平,因为他自继任美联储主席以来就面临着特朗普的巨大压力,最终导致美联储受到了广泛的“独立性质疑”,扭曲了市场预期。

  我在这里简单梳理一下:2017年11月,特朗普提名鲍威尔接替耶伦成为美联储主席。2018年2月就任后,鲍威尔因维持缩表进程不断挨骂——看重股市表现的特朗普无视美联储的独立传统,公开指责其政策不够宽松,对经济的支撑不够。到了2019年8月,鲍威尔终于打开降息通道,同时逆转缩表进程,被一些分析人士指责为讨好特朗普的行为。

纽约华人亲历美股史诗级暴跌 "恐慌比病毒更可怕"(图)

  2018年2月,鲍威尔宣誓就职。

  在美国经济表现尚可的情况下,放松货币政策被认为是追逐短期经济和股市效益的行为,还有可能牺牲美联储的通胀目标。因特朗普压力导致的美联储独立性弱化,削弱了其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预期。

  与此同时,“市场面临下跌压力时美联储就会出手”的预期,可能产生道德风险,令投资者过度追逐风险,引发系统性风险的上升,也令“救市”行为的效力大打折扣。

  以上种种原因,令美联储3月的疯狂降息无法扭转市场颓势。可以说,美联储因为背离了自己一贯的市场形象和政策目标,正在不断付出代价。

  -4-

  疫苗可能才是市场的救世主

  3月20日晚上,也就是北京时间3月21日的上午。随着国内朋友纷纷起床,微信上的慰问消息越来越多。

  “纽约事实上封城。”我回复一位朋友说,“但措辞上不是‘封城’,因为怕加剧恐慌。”

  严格来讲,纽约州发布的是非关键行业企业员工的“居家办公令”,州长科莫也否认纽约州将采取封城措施。但不管怎么看,这都像是一个文字游戏。正像科莫此前强调的那样,他要避免产生恐慌。

  非金融出身的官员都知道“恐慌比病毒更可怕”,美联储会不知道吗?肯定不可能。但关于市场的一个永恒真相是:它不会按照人类的意愿行事。当预期被扭曲后,所有的好心都可能在办坏事。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石油价格战和市场的贪婪与恐惧,才是当前走势的真正推手,但“越帮越忙”的美联储,显然也得为美股本轮史诗级暴跌“背锅”。目前看来,未来的疫苗可能才是市场的救世主。

今日时事新闻网|最新的新闻时事–纽约华人亲历美股史诗级暴跌 “恐慌比病毒更可怕”(图)

全球经济已经陷入衰退 新冠疫情的破坏日益普遍

 路透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对经济活动的打击越来越广泛,全球经济已经处于衰退之中。 尽管欧洲、美洲、亚洲和澳洲的多家央行宣布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规模最大的紧急刺激措施,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已使金融市场陷入困境。 股票、债券…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