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肺炎疫情:新冠病毒在英国传播速度有多快

  • 新闻

赣鄂“内战” 透露了北京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3月27日,网络上有多段网传视频显示,江西省九江市长江一桥处,湖北黄梅县交警与江西九江警察发生激烈冲突。事发的原因很简单,由于湖北省黄梅县没有火车站,湖北当地人想要外出复工,就必须从九江市坐火车外出。 但是,27日早上,江西九江警方为了防止湖北人进入江西境内,…

英国继王储查尔斯王子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后,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及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也陆续确诊,王室成员和政府首脑染病让英国疫情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英国首相约翰逊在致全国三千万家庭的信函中警告称,新冠疫情危机在好转之前将变得更糟。

约翰逊首相在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开始自我隔离,但他仍在主持英国政府的抗疫行动。约翰逊首相说,如有必要,英国可以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措施。

截至周六(3月28日),英国确诊病例已达17089宗,死亡人数1019人(周六有260人死亡),预估实际感染人数远远超出这一数字。

英国确诊病例增长多快?

BBC记者卡夫(Robert Cuffe)和杰文斯(Christine
Jeavans)报道,英国确诊病例每三到四天就翻一番,死亡人数增长更快,每两三天就翻一番。

而且,该数据并不是所有病例,仅仅是已确诊的病例,因为病毒测试针对病情严重到需要住院的患者,而不针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因此实际病例数可能更高。

专家预计,这些未确诊的病例也会遵循类似模式:每隔几天翻一番。因为病毒会繁殖,被病毒感染的人数也会增加。它们以恒定的速度增长,直到没有更多人感染或减缓传播的措施产生效果。

英国内阁大臣戈夫(Michael Gove)周五表示,本周末将为前线工作人员提供数百份测试,检查目前是否有人染病。

他还表示,下周将大幅扩大检测范围,对救护车人员、护理人员等进行检测。

目前,英国死亡病例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确诊病例,每2.5天翻一番。

截至周五,英国有759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如果翻倍的速度持续,预计在接下来3天会有750人死亡,在那之后的2.5天里会有1500人死亡。但对比其他国家,英国确诊病例的增长速度如何?

英国与意大利

意大利是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确诊病例最多,死亡人数最多。

平均来说,意大利的死亡人数每3天增加一倍。但其前1000宗死亡病例增速较快,随后增速放缓,这表明疫情在变化。

在其他欧洲国家,早期死亡人数也是每两到三天翻一番。西班牙较例外,该国死亡人数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地方,但目前并不清楚原因。

这是否意味着英国距离顶峰期只差几周?不一定。每个国家有不同的医疗体系,采取不同措施控制病毒传播。死亡人数既取决于病毒的传播,也取决于人们在感染病毒后能够获得的治疗。

每个国家的未来取决于政府和公民采取的行动。

随着时间推移,感染率的微小变化会让新感染人数大幅减少。科学家预计,每个感染者平均会传染给2.5个人,以此类推,按这样的速度增长一个月,会出现400多起新病例。

如果将感染率降低一半,意味着一个月后预计只有15宗新感染病例,减少了95%。疫情在韩国和中国的传播路径表明,减缓疫情蔓延是有可能的。

什么时候能看到变化?

伦敦帝国学院教授弗格森(Neil Ferguson)表示,保持社交距离等任何措施产生效果都需要时间。

人们感染病毒、病毒潜伏、出现症状、病情恶化、寻求医院治疗到确诊时都携带病毒。在那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患者才会发展到需要重症监护的阶段,有人幸存,有人离世。

确诊病例数量可以更早显示措施是否有效,但这也只是指标之一,因为测试政策或测试能力的变化会改变确诊病例数量。

而牛津大学教授贝根特(Colin Baigent)表示,封锁政策正在起作用。

7000人死亡?

瑞秋·施拉德尔(Rachel Schraer),BBC健康记者

周五发布的一篇论文预测,英国总共将有不到7000人死于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数字远远低于政府模型估算的数字。

他们是怎么得出这个数字的?为了得到预测,汤姆·派克教授使用中国死亡人数曲线轨迹来预测英国和其他国家疫情的进展。

但是研究病毒和流行病的专家警告,即使各国早期数据有相似之处,也不能想当然认为各国会遵循同样的轨迹。

世界上有些事情是相通的,例如病毒在人体内多久会有传染性,但之后疫情如何发展取决于各国采取的措施和时间。中国比其他国家更早实施了限制措施。

今日时事新闻网|最新的新闻时事–肺炎疫情:新冠病毒在英国传播速度有多快

敏感时刻王小洪特勤局亮相 放风保卫习近平

疫情冲击政局,中共党内暗涌再现 疫情冲击政局,中共党内暗涌再现之际,身兼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的王小洪日前现身公安部会议,宣布公安特勤局官员任职决定,强调要与习中央保持一致。去年11月,作为习近平亲信的王小洪首次以“特勤局党委书记、局长”身份亮相公开报导,曾引发惊疑…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