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仅仅“纾困”已经不够 中国也需要经济“振兴”对策

  • 新闻

快讯:特朗普将联邦“社交隔离准则”延长至4月30日

【综合编译】特朗普总统周日表示,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继续在美国各地蔓延,他将把社交隔离准则延长至4月30日。 总统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说: “我们做得越充分,噩梦就越快结束。” “因此,我们将社交隔离准则延长至4月30日,以减缓传播速度。周二,我们将敲定这些计划,并…

路透北京3月30日 –
中国一季度经济负增长几成定局,二季度原本预期的V型反弹在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衰退面前亦显得力不从心。中国宏观政策仅仅“纾困”已经不够,还需要经济“振兴”对策来稳定经济基本面。

海外主要经济体“遇难”,位于全球产业链上的中国制造业复工,乃至出口和就业也都无法“呈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仍表示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之际,出口承压,也即是说,稳增长只能靠投资和消费来弥补。

但启动投资面临弹药无处寻的窘境。对此政治局会议给出了答案: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和增加专项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今年赤字率破3%已成定局,最高可能到3.5%,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在10,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地方专项债规模也可能达到3万亿元以上。

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仍是稳健中更加要灵活适度,要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表明未来降准、降LPR仍将陆续有来。而在扩大消费层面可重点追踪鼓励汽车和家电消费等领域。

“眼下经济政策有两个目的,一是纾困,现在确实很多中小企业很艰难、低收入群体有失业的或者隐形失业的,所以肯定是要有纾困措施的。国内经济停摆了这么长时间,短期内恢复起来又比较困难,再加上疫情还在、还不能马上消失掉,所以纾困力度还需要增加,”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称。

至于第二个目的不管叫刺激或者叫经济振兴都行,因为现在经济肯定是往下沉的,原来是急着开工,但现在开工了却没有顾客,需求很低迷,倘若供给再萎缩,叠加在一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眼下最需要一个政策阻断,以防止需求过快下行,避免恶性循环。

而阻断需求下行的几条路,出口现在肯定不太好,消费是一个慢变量,不可能有爆炸性增长,居民能有稳定的收入就不错了,那就只能靠投资。但政府的问题是财政收入掉得很猛,要扩张支出只能依靠发债–国债和专项债。

“做公益或准公益项目本来就应该政府掏钱,政府发债成本也是最低,比逼得地方政府乱借钱好,”张斌认为,“今年只要没有大面积失业、企业破产没有太严重,经济没有下得太猛、能稳住,就可以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23日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上曾指出,国内外流行病学专家普遍认为,此次疫情不大可能像当年SARS那样突然消失,“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更加艰巨、更加持久的疫情防控思想准备。”

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表示,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国内“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会议强调“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按以往惯例,中国每年会在“两会”上将披露经济增长和通胀目标、M2目标等,还有赤字率、专项债规模、铁路和水利设施投资规模等市场非常关注的信息。尽管官方迄今尚未公布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的具体召开时间,但这次政治局会议基本等于为今年宏观政策定了调。路透此前曾援引消息人士称全国人大会议将于4月末或5月初召开。

**经济在往下沉,不宜高估二季度增速**

受新冠肺炎疫情导致2月经济基本停摆冲击,中国1-2月工业、消费和投资数据均超预期跌至历史新低。一季度GDP负增长基本已经板上钉钉,市场原本预期国内疫情控制住之后,随着3月复工复产的推进,二季度中国经济有望迎来深V型反弹。但疫情在海外加速蔓延,让二季度增速亦面临挑战,全年也难言乐观。

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看来,中性预测中国一季度GDP增速为-5%左右。展望二季度,海外疫情风险仍会制约经济明显回暖,增速回到6%左右的合理区间仍存在困难。在逆周期政策发力下,年内经济运行有望回到合理区间,三、四季度经济增速或高于6%的正常路径水平。

“基准情形下,国内逆周期政策陆续出台,复工复产继续推进,下半年经济运行回到合理区间,增速略高于6%,全年增速预计为3.5%左右。”他称。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分析师黄文涛也称,一季度GDP中性预期增长-5.9%,由于主要经济体二季度GDP负增长概率较大,中国出口、复工、制造业、就业均有较大压力,不宜高估二季度GDP增速。2020年增速基准预期为3%左右,如果政策超预期则有望达到4%左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一表示,新冠病毒疫情将导致全球经济在2020年陷入衰退,其程度或将比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衰退更严重。IMF总裁已经敦促各国在抗疫救助方面“全力以赴”,出台大规模支出计划。

美国参众两院已经批准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揽子援助计划,规模高达2.2万亿美元。加拿大央行周五则再度紧急降息50个基点至10年最低,并首推量化宽松。

**基建要发挥主力军作用,项目跟着产业和人口走**

中国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31.5%,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0.3%。去年全年分别增长5.4%、3.1%和3.8%。去年基建投资迟迟未见起色,固然和财政纪律严约束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地方财力不支。

去年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接近4.85万亿元。而据财政部透露,2020年全年仅社会保险费减负就会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万亿元,这同时也意味着地方财政将更加紧张。

“财政的三个方向,目的都是要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财政赤字率可以提高到3.2%左右,专项债规模预计会到3万亿元以上,”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称,专项债去年七成多用到土地储备,基建支出占比少,现在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受到限制,肯定要回到补短板方面来,要选好项目,这是最主要的。

诸建芳预计今年赤字规模会达到3.5万亿元左右,特别国债初步估计发行规模在0.5-1万亿元,专项债规模提升至3万亿元左右。去年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今年预计至少不低于去年。

“粗略汇总,预计‘赤字+特别国债+专项债+减税降费’财政发力的总规模会超过10万亿,如果宏观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规模预计在10-12万亿区间,相比去年总规模7.2万亿增加3-5万亿,拉动全年名义GDP增长3-5个百分点,”诸建芳称。

对于特别国债的使用方向,他猜测可能用特别国债筹集资金成立专门机构,用于支持关系国家重大战略的基建和产业投资;也可能给商业银行注资,加大信贷投放;或者分配给地方使用,但使用范围和项目要求与专项债会有所区别,专项债是严格要求项目收益回报和现金流保障的,特别国债则可能针对外部性大、公益性高的重点项目,对收益回报的要求低一些。

至于市场一直担心的“4万亿”卷土重来,杨志勇表示,现在政府支出项目是讲究绩效的,发完了债后面还有绩效等多方面严格评估。高层肯定也不愿意历史重演,肯定会更重视债务风险,大都市圈对传统基建的需求依然很大,新基建则要更强调市场的作用,要引入民间资本。

“现在这时候再去纠缠赤字率高低和债务风险大小,是一种本末倒置。如果花钱去救经济,避免经济过度下行,对政府信用反而是保障,是不会危及信用状况的;倘若经济垮了,债务才真正会出现问题,”张斌也称。

他认为,投资当然也要需要汲取以往的教训,做项目可以,但不是哪儿都能做,不是全国开花,重点要放到都市圈、把区域布局弄好,项目跟着产业和人口走,只要人口愿意去、产业愿意去的地方,配套的基建项目都可以做。这样不仅需求能稳住,对中长期增长也有帮助。

**力促消费**

而在城市化和消费升级支撑下,中国最有希望启动的还有消费。日前为了在疫情期间刺激消费,杭州已经决定自3月27日起陆续向全体在杭人员发放消费券,实际发放总额将达16.8亿元。江苏南京也向居民发放3.18亿元消费券,浙江绍兴向市场投放约1.8亿元消费券,广西居民则每人都有机会领取价值268元的暖心卡。

分析人士建议跟踪促进汽车和家电消费的举措,也需关注各地发放消费券对居民消费的提振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或者补贴的方式,来激活可选消费增长。一种方式是对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行业进行补贴,保住相关就业和居民的收入。另一种方式是对占比较大的消费行业进行专项补贴,释放消费增长潜力。”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称。

他举例称,对于消费中占比最大的汽车,可以考虑重启乘用车购置税的减免政策,而家电是占比第二大的可选消费,如果对所有家电销售提供10%的补贴,也可以提升家电消费增速10%。

“预计汽车消费政策将从重点城市开始,由点及面,大范围落地。我们估计在保守和乐观情形下,政策将带来新增汽车消费金额约3,906-8,024亿元,是2019年汽车零售额的9.9%-20.4%,”诸建芳称。

中国2月汽车销售同比锐减79.1%,为连续第20个月下滑。商务部已经表示下一步将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浙江省日前发布提振消费的16条举措,提出释放城乡汽车消费潜力,鼓励杭州有序放宽汽车限购措施。江西省南昌市则决定对疫情期间在南昌市范围内购买新车(含乘用车和商用车),按1,000元/辆标准给予购车人补贴。

今日时事新闻网|最新的新闻时事–仅仅“纾困”已经不够 中国也需要经济“振兴”对策

川普转发“六四”推文 暗示中国疫情造假(图)

川普日前转发“六四”推文, 暗示中共疫情造假。(Sarah Silbiger/Getty Images) 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美国确诊人数目前已超过中国官方数据,但美国总统川普对中国数据不以为然。日前他转发一则推文,提到“六四”死亡人数,暗示中国造假。 川普日前…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