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广州“桥中房”走红网络背后:拆迁为何没完成?

  • 新闻

高通全力游说特朗普给华为松绑:我们会损失80亿

华尔街日报周六(8日)报导,美国芯片大厂高通(Qualcomm)正努力游说川普政府放宽禁售华为5G芯片的政策,主要论点在于华为照样可由美国以外的其他竞争者取得所需芯片,美国禁令徒令高通损失上看80亿美元的商机。 根据华尔街日报取得的游说文件,被高通点名会抢走其…

 从上空俯瞰,约40平方米的砖房内嵌于桥梁路面的中间,被形容为桥中房。。近日,广州海珠区一处旧屋走红网红,不少人慕名前来打卡。

8月6日下午,澎湃新闻实地走访发现,围观的热潮尚未退去,房屋周边仍聚集着众多好奇的人,他们多取景拍照,讨论着房屋的环境、安全、价值。

桥中房走红网络背后,留有尚未解开的问题:拆迁为何没完成?

6日下午,澎湃新闻从海珠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获得的回应材料显示,此处的拆迁共涉及私人房屋47户以及相关单位7个,除了上述桥中房,其他均顺利完成拆迁。

对于未完成拆迁的原因,官方的解释是,相关部门和街道提供了货币补偿、置换房源等多种补偿方式供业主参考,但双方没能达成共识。

看到官方上述回应后,桥中房的业主方代表梁女士有些不满,她称,政府未提供货币补偿方案,也未提供多套房源供选择,没有达成协议的原因是,他们对政府提供的房源不满意,如上次提供的房源,对着医院的停尸间,觉得朝向不好,便没有同意。

梁女士说,如果有合适的、朝向好的置换房源,他们是愿意搬的,但今年6月至今,没有人跟他们联系、沟通了。

桥中房现象的出现,造成了资源浪费。上海政法学院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章友德认为,过去,拆迁要警惕
强拆,而广州的桥中房给了另一个反思角度,即相关部门在做拆迁工作时,是否穷尽了一切方法,是否真的把工作做精做细。

桥中房成为网红

8月3日,广州海珠区环岛路海珠涌大桥开通,外界意外发现,在大桥南侧路面的下方,有一栋砖房没有拆,被保留了下来。

这里是海珠区的西部,珠江边上,临近太古仓商圈。从上空看,这处房屋像内嵌在大桥路面的中间,因此又被外界形容为桥中房。小砖房走红了。

澎湃新闻注意到,小砖房为海傍外街22号,占地面积约40平方米,房屋整体老旧,只有一层,屋顶盖瓦。其附近的房屋已经被拆,疑完成搬迁工作。目前,小砖房具备一定的居住功能,通水电,大桥东侧为其留有出口。

自8月3日至今,桥中房引来一波又一波的围观者,他们有的是附近的住户,有的是慕名而来的游客。6日下午,围观桥中房的人流仍未散去,大桥的路面、房屋的四周均聚集着众多好奇的目光,有人取景拍照,有人飞无人机航拍,还有人现场直播解说,每天数千人上万人过来看呢!

由桥中房引申出来的话题也很多,房屋被桥梁包围,今后的噪音会不会很大;地势较低,暴雨天会不会有被淹的危险;房屋成为网红,是不是具备商业开发的可能….。。在围观的同时,现场不乏交流、讨论之声,显得很热闹。

这种热闹也给业主造成了困扰。白天,小砖房多大门紧闭,房屋东侧的窗户已被砖块封住,西侧的窗户也有遮挡,外人无法从房门、窗户等观看房屋的内部情况。有围观者推了推房屋的侧门,弄出了响声,这有点惹恼了房屋内的人,此时大家才意识到里面有人。

出门提醒围观者的是梁女士,她有些生气,说围观可以,但不要越界,侵犯他们的隐私。她还自嘲说,是大家把这里变为网红,不是我们自己想当网红。

对于被围观、被询问,梁女士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不过,她也表示,大家都有好奇心,过来看、拍照,都可以理解,他们不会干扰大家正常的围观。

据梁女士介绍,他们一家数口人在此居住了几十年,至今仍住有老人和小孩。早在十年前,这里就传出要拆迁。

对于此处的拆迁工作,澎湃新闻从海珠区委宣传部获得的资料显示,环岛路海珠涌大桥是环岛路的重要节点,也是海珠区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之一,桥梁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周边的交通压力,改善沿线居民出行条件。

2010年开始,海珠区就启动了该桥征拆工作,涉及私人房屋47户以及相关单位7个。去年9月份,除了上述桥中房,均已签约拆迁协议,共征拆房屋约9050平方米,征收土地约4230平方米。

广州“桥中房”走红网络背后:拆迁为何没完成?
2015年,广州洲头咀隧道通车,一栋被高架桥包围的圈中楼走红网络,是广州有名的钉子户。南方都市报 图

拆迁卡在哪里

此前,网络有消息称,桥中房的业主是钉子户,不满政府的补偿方案,导致拆迁没法完成,而补偿有400万、1000万等多种说法。梁女士回应称,这些网传信息都不是事实,他们不是钉子户,只是在置换房源上没和政府达成一致,所谓的400万、1000万都不存在,不能把一时的气话当真。

梁女士说,网上说法很多,他们没法管,不怎么去看了,也不在乎大家怎么议论。

6日下午,海珠区对外回应了桥中房的相关情况。但梁女士称,里面的多处描述不准确。

据官方回应,自从启动征拆工作以来,相关部门和街道一直与业主协商沟通,宣传解读征拆工作,详细讲解拆迁的补偿标准,并且提供了货币补偿、置换房源等多种补偿方式供业主参考。置换房源提供了位于革新路、宝岗大道、新港中路等不同地段不同朝向、交通便利等房源供业主选择,但一直没能达成共识。

对此,梁女士向澎湃新闻表示,没有货币补偿方案,也没有向他们提供多套置换房源供选择,如上次提供的房源,他们发现房屋对面是医院的停尸间,觉得朝向不好,就没有接受。

澎湃新闻注意到,梁女士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据南方+报道,梁女士介绍说,十年前,政府带她看过一次房子,在海珠区革新路的凤安花园,但屋子户型太差,给人的感觉就是三尖八角。近期政府要她搬到宝岗大道,但屋子对面就是医院的太平间,最终家里人也没有同意。

至于置换房屋的面积,梁女士不愿透露,称这些情况应找官方了解。

官方回应称,在确保房屋安全的前提下,桥梁建设绕开了该处的征拆节点,并在桥下为该住户保留了出入通道,实现了桥梁的正常开通,今后相关部门将继续保持和该业主沟通协商,争取尽早达成共识。

梁女士表示,自今年6月开始,就没人就此事和他们沟通过;最近房屋走红,也没有人和他们联系过。

如果有合适的、朝向好的置换房源,我们是愿意搬的。不过,梁女士对此持悲观态度,认为事情到这一步,回旋的余地比较小了。至于房屋的噪音、安全等问题,梁女士称,这些已经不是他们能考虑的了。

针对梁女士的上述说法,澎湃新闻联系海珠区委宣传部求证,截至发稿前,未获得回应。

广州“桥中房”走红网络背后:拆迁为何没完成?
被高架桥包围的圈中楼目前仍在,其2-8层已闲置多年。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专家:应反思拆迁工作是否做到位

巧合的是,离桥中房约一公里处,也有一栋类似的网红建筑。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广州洲头咀隧道通车,一栋8层的楼房因个别业主不同意拆迁补偿方案,导致该楼房未完成拆迁。因而,规划的高架桥只得改道,并形成了一个圆环,把此楼包围。

从上空看,这栋楼被圆形的高架桥包围,使得此楼成为广州有名的钉子户,一度走红网络。

8月6日下午,澎湃新闻走访发现,高架桥形成的圆形区域约1000平方米,种有绿化树,有点像一个小公园。当年留下来的8层楼房,整体显得破旧,2-8楼均无人居住,1楼被出租,多作为物流行业的仓库而使用。

2-8层已闲置很多年了。附近一位住户感慨说,附近的高架桥早已建好,这栋楼也没有拆的必要了。

针对前述桥中房现象,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唐亚林告诉澎湃新闻,因不了解内情,不好具体评判,但这样的结果,肯定是公共利益付出了代价,也有政府在法治意识增强的情况下,不愿意硬碰硬的考量。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时表示,从城市具体发展来看,确实对城市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桥梁绕道建设,影响城市景观。此外,对通行该桥的车主而言,消耗的油费也是长年累月增加。

然而,从宏观角度而言,表明中国法治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高。胡刚认为,政府和老百姓在法治框架下是平等的。当拆迁和城市建设发展产生矛盾,双方可协商,在无法协商的情况下不强拆,建设的桥可以绕道。

胡刚建议说,钉子户提出的赔偿要求要适可而止,实事求是,需要根据地价进行评估,提出合理要求;政府的工作可以更细致,测算绕道建设的桥花了多少钱?比赔偿贵了还是便宜?可以做一个平衡。

桥中房这样的结果,导致了资源浪费,改变了原有的道路规划,也影响了市容市貌。上海政法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章友德向澎湃新闻表示,政府的规划有权威性,一般都要执行,如果特殊情况,也可灵活处理,具体到拆迁问题,一方面要考虑拆迁户的个人诉求,也要考虑到整体公平性问题。

看了广州桥中房业主一方回应的相关报道后,章友德说,过去,拆迁要警惕的一个极端是强拆,此次广州的桥中房很有关注的价值,它提供了另一个反思角度,即政府的拆迁工作是否做到位,是否做到了深入、有效的沟通,是否真的穷尽了一切手段去完成拆迁工作。

章友德还表示,日本成田机场也曾陷入拆迁纠纷漩涡,常当作案例被讨论,但日本的土地法、家族居住情况等和国内不同,不能和广州的桥中房作简单的类比。他认为,在警惕政府强拆的同时,也要警惕政府面对拆迁难题时可能出现的懒政、惰政。

 

天钧新闻网丨最新时事优选新闻–广州“桥中房”走红网络背后:拆迁为何没完成?

美梦成真赴美受训!这支视频或将改变他的一生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