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拜登主政后…BBC:中国可能失望 北韩恐再射飞弹

拜登主政后...BBC:中国可能失望 北韩恐再射飞弹
拜登(左二)在胜选庆祝活动的舞台上向支持者展笑颜。

图片来源 : 欧新-埃菲社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大致底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将入主白宫。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四年来,美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起了大幅度变化;拜登主政后将有何重大转变,英国广播公司(BBC)整理如下:

中国

很多人以为北京会乐见特朗普下台,因为特朗普对中国开打贸易战,又频频将新冠病毒归咎于中国。但不少分析家指出,中国领导人现在可能私下感到失望,原因不是他们喜欢特朗普,而是因为特朗普若再执政四年,美国国内严重分裂、在国际社会又遭孤立的情况将持续,而美国强权衰落正是北京期盼已久的事。

从中国官媒对美国选举的报导就可窥知一二。他们强调的不是选举本身,而是示威、骚乱、以及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随着选举再创新高等消息。

拜登愿意在气候变迁等重要议题上寻求与中国合作,也许能让北京找到利用之处,但拜登也承诺将努力与美国盟友修复关系,也许比特朗普独善其身的作法更能有效遏制中国野心

特朗普胜选也挑战了缺乏民主制衡的中国体制,因为政权交替本身就彰显了美国价值仍屹立不摇。

印度

拜登副手贺锦丽的母亲是印度裔,让印度颇感骄儌,不过拜登对待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态度可能较特朗普冷淡。

印度向来是美国重要盟友,拜登上任后,在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印太战略中,以及打击全球恐怖主义方面,印度也仍是关键伙伴。

尽管如此,拜登与莫迪个人之间是否能建立情谊,还需要时间证明,特朗普避免批评莫迪的几项争议性国内政策,包括歧视穆斯林;拜登阵营则在官网呼吁印度政府恢复克什米尔地区的人权,并批评印度政府两项引发穆斯林示威的法案。

有一半印度血统的副总统当选人贺锦丽(Kamala
Harris)也曾批评莫迪独尊印度教的民族主义政策。尽管如此,她当选的消息仍引来印度举国欢庆。

北韩

北韩政府一度形容拜登是”狂犬”,但北韩领导人金正恩现在若要激怒新任总统,势必会先小心盘算。特朗普与金正恩虽历史性会晤,但双方并未签署实质协议。北韩仍继续打造核武,美国则继续实施严格制裁。

不过,金正恩恐怕宁可希望特朗普连任。拜登要求北韩先展现废除核武计划的意愿,才会与金正恩开会。许多分析家相信,除非拜登阵营很快就与平壤展开协商,否则美国与北韩可能重返激烈对立关系。

BBC指,金正恩可能会以恢复试射长程飞弹来博取美国关注,但他并不想让紧张关系升高到美国加强制裁。

南韩也已警告北韩勿走上挑衅之路。虽然特朗普政府强烈要求南韩分摊美军驻军费用,但南韩总统文在寅曾称赞特朗普”勇敢”与金正恩会晤,盼正式结束两韩之间的战争状态。南韩将密切观察拜登是否也有意与金正恩建立关系。

俄罗斯

拜登近日曾表示,美国的”最大威胁”是俄罗斯,不过BBC分析指,一个更容易预期的美国政府,对俄罗斯而言可能是”黑暗背后的一线光明”。

拜登在2011年副总统任内曾说,如果他是俄国总统普丁,不会再竞选连任,”那样对国家、对他自己都不好”。相信普丁不会忘记这句话。

分析也指出,俄国担心拜登入主白宫后,美国可能施加更多压力与制裁,以报复俄国介入2016年美国大选。一家俄国报纸近日指出,特朗普任内美俄关系跌入”海床”,而拜登会是”挖泥船”,将海床”挖得更深”。不过也有俄国分析家认为,至少拜登政府比特朗普团队更容易预测,双方对于美俄裁减武器条约等议题可能较易达成协议。

伊朗

拜登胜选可能让伊朗重返谈判桌。特朗普任内,美国的制裁与强烈施压让伊朗经济近乎崩溃。特朗普不仅让美国撤出伊朗核协议,还下令击杀伊朗重要军事将领苏雷曼尼(Qasem
Soleimani),后者也是伊朗最高领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好友。伊朗强硬派仍将报复行动列为重要议题。

对伊朗来说,与特朗普政府和谈太羞辱人,但拜登胜选后,与美国协商就容易得多。拜登曾表示,希望用外交手段与伊朗交往,并重返伊朗核协议。

德国

对于拜登当选的结果,德国可望松一口气。根据皮尤民调(Pew
Research),仅10%德国人信任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特朗普也是调查中德国人最不信任的外国元首,甚至不如普丁及中共总书记习近平。

德国人认为特朗普破坏德国经济仰赖的自由贸易及多边体制,他对中国开打贸易战也冲击德国出口商,而特朗普与德国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的信念与性格有天壤之别。特朗普对事实的”非传统”态度,以及他经常攻击德国汽车业,都让德国政府与民间相当反感。

尽管如此,美国仍是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欧洲与美国的关系也攸关欧洲安全。美国与德国之间的主要政策歧异,在拜登上任后可能不会完全消失,但德国仍期待与重视双边合作的美国总统共事。

天钧丨今日时事新闻–拜登主政后…BBC:中国可能失望 北韩恐再射飞弹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