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此次贸易战真的“休战”了?学者这样解读…(图)

  • 新闻

丢人!华人知名广告公司涉儿童色情犯罪

加拿大多伦多一家知名华人广告公司至尚传媒(YesUp Media Inc)因涉嫌一项重大全球儿童色情犯罪案件,被警方抓捕了包括老板在内的5名工作人员,另外还有一名越南裔嫌犯在逃。 谷歌搜索上显示该公司已被永久关闭 据多伦多太阳报报道,安省省警(OPP)在20日…

特朗普与习近平本周六就美中贸易冲突达成了“共识”,这是否意味着延续一年多的贸易战告一段落?贸易战阴云下的全球经济,今后还将面临哪些变数?德国之声就此专访了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菲尔贝尔迈耶教授。

此次贸易战真的“休战”了?学者这样解读…(图)

德国之声:今天早些时候,特朗普和习近平在G20峰会的双边会谈场合达成共识,美中两国将重启贸易谈判,并且暂停加征关税,华为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宽限。您觉得,这次的”贸易战休兵”能有多可靠?

菲尔贝尔迈耶(Gabriel Felbermayr):

我认为这次”休兵”并不可靠。第一个原因是,所谓的共识非常地不具体,比如特朗普说中国会进口更多的农产品,但是却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产品。我们知道,魔鬼往往存在于细节之中。第二个原因则是中美之间的地缘对抗并不会消失。就算现在中美两国立刻达成贸易协议,这种不稳定的局面仍会持续,因为双方将越发激烈地争夺科技、经济、政治的主导权。”休兵”固然可以暂时让市场松口气,让大家的神经稍微放松一下,但是中长期来看,中美两国之间的根本性矛盾并没有消失。

德国之声:也就是说,贸易战演变成持久战,而且远远超越贸易范畴?

菲尔贝尔迈耶:

确实是这样,大家也都会从现阶段吸取教训。中国已经认识到,美国一旦对某些科技产品”断供”,能够造成多大的损失,所以将会加强在科技领域自力更生的努力。中国对微电子领域大量投资,希望能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也就是说,我们将看到一场科技军备竞赛。而从华盛顿的立场出发,美国将必须继续努力在这场竞争中不被落下,这也将不断导致两国之间在贸易、财政、科技领域的冲突。

菲尔贝尔迈耶教授是基尔大学经济学教授

德国之声:特朗普和习近平似乎都不太想速战速决、立刻达成协议,可是演变成持久战又能符合谁的利益呢?对于全球经济来说,这场反复拉锯的持久战就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必然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菲尔贝尔迈耶:

对,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受到了负面影响。不确定性总是会造成成本上升。比如,企业无从得知今后几个月在中国或美国这样的重要销售市场将遇到怎样的框架条件,因此就会在做出投资决定时更加谨慎、暂缓投资,哪怕在特别关税尚未波及的领域也同样如此。这就会导致经济活动变缓,也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情况:对将来贸易关系的担忧、不确定性,损害眼前的经济状况。

德国之声:贸易战开打一年多来,我们注意到特朗普总统不断地再新开战线,比如去年12月两国元首刚刚达成共识,美国就对华为公司开刀。您觉得特朗普之后还会再在其它领域对中国”开火”么?

菲尔贝尔迈耶:

这是可能的。比如当年奥巴马就加强拉拢东南亚国家,也就是在中国认为的”后院”来进行地缘政治操作。我认为,这方面美中冲突今后还会更多。

德国之声:那么从北京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底牌、或者说反制手段是否已经用完?

菲尔贝尔迈耶:

中国有许多反制特朗普的手段,而且还远没有用尽。哪怕只是威胁要采取进一步的手段,就已经能产生足够的效果。比如美国国债问题,作为美国最大债主的中国只需要威胁抛售国债就行。中国还能通过制订各种官僚机构的规定,有针对性地排挤在华美国企业,就像美国对华为做的那样。这意味着,中美两国冲突加剧的潜力依然巨大。

德国之声:在这场美中两国的全面较量中,欧洲或者德国是否被边缘化了?是否还能施加些影响力?

菲尔贝尔迈耶:

我认为,欧洲必须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我们现在太过于胆战心惊了。欧洲有5亿多消费者,还有巨大的软实力。我们有着一张巨大的贸易网络,就在昨天刚刚和南美国家达成了一份新的自由贸易协定。我们有许多选项,现在应该更积极地运用这些选项。对内,欧洲必须思考:如何在贸易问题以及法律问题上更加团结,从而确保自己不在这场较量中被碾压。从长期来看,欧洲的目标必须是同时和美国、中国搞好关系。认为”欧洲必须选边站”的思维是错误的。诚然,在”中国经济必须更开放”等许多问题上,我们的立场确实是更接近美国人,但是在捍卫世贸组织规则等问题上,欧洲则更多地是站在中国人这一边。欧洲有足够的实力去贯彻这种”拒绝选边站”的中间立场。世界也需要这样的欧洲立场,因为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也如我们一样被夹在两大强国中间。这就是欧洲能够发挥其影响力的场合。

今日时事新闻网|最新的新闻时事–此次贸易战真的“休战”了?学者这样解读…(图)

戒除1件事 人际关系180度大转变

不要怪罪他人才能无往不利。 与其关心“别人怎么想”不如重视“自己想怎么做” 让人际关系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的习惯 坦白说,三十五、六岁之前,我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完全受到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希望大家都喜欢我的想法束缚。 因此,找工作时我挑了看似能让众人认同的公司。却…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