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纽时:为什么说中国已不再需要香港(图)

自1997年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控制权以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上尊重香港的制度。但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北京在最近的抗议活动中采取的强硬手段已经非常明显。

那么,是什么发生了改变?1997年,中国需要香港。当时中国尚未获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中国出口商进入全球市场的渠道有限。香港成为解决方案:它成了一个转口贸易的通道,来自中国的货物可以进入香港的港口,然后从香港发送,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从而规避世贸组织成员国对其他国家实施的限制。

当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经由香港进行的转口贸易已失去其重要性。据估计,1997年,中国近一半的贸易是通过香港进行的,如今这一数字还不到12%。

就总规模和财富而言,香港相对于中国的规模也有所缩小。中国经历了30多年令人震惊的高速经济增长。1997年,香港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五分之一,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5倍。到2018年,香港的经济规模仅为中国的十三分之一。香港仍然更富裕,但差距正在缩小,其人均收入现在是中国的五倍。

1997年之后的这段时间,中国希望加强香港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导向的法治经济体的声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香港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所在,这一地位也令大陆经济受益。

香港还被用作一个受控的试验场,在这里,人民币可以作为一种国际货币站稳脚跟。香港拥有国际投资者的信任,人民币在香港的交易可以比在中国大陆更为自由。在大陆,资本管制限制金融资本的跨境流动。中国对香港的依赖已成为历史。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规模令香港相形见绌。按资产规模计算,中国四大银行已成为全球四大银行。1997年,中国股市的规模还不到香港股市的一半。如今中国股市价值接近8万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股市之一,大约是香港股市的两倍。

这并不是因为香港市场萎缩了——去年香港新上市公司的市值高于全球任何其他交易所。更确切地说,这只是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就像其经济一样,扩张得太快,以至于把香港抛在身后。

中国现在拥有足够的影响力,以至于世界各地投资者都愿意忽视它在企业和公共治理方面的不足。人民币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货币,而香港只是众多获得人民币交易授权的金融中心之一。中国也有雄心将上海打造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这使得香港成了竞争对手。

简言之,中国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香港。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中,在美国和其他重要民主国家面临政治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对香港有了完全不同的设想。这座城市的作用是,透过它来表明,共产党执政的愿景——拥有一些经济自由,但限制政治和社会自由——可能比西方自由民主国家的混乱要好。北京还希望利用香港来展示中国版本的法治的有效性,在这种体制里,法律体系通过贯彻财产和合同权利来为经济服务,但最终要服从于共产党。

北京的叙事是,只要政府能够带来稳定的经济增长并维持法律与秩序,香港市民就愿意放弃个人和政治自由,然而香港发生的问题与这种叙事是直接抵触的。北京在香港的行动,包括一项有争议的引渡法案,最终可能会削弱国际投资者对香港法律体系的信心。但这对北京的经济影响不大,尤其是相对于阐明其政治观点的好处而言。

中国可能会暂时放松对香港的控制。但毫无疑问,北京对香港的计划并不包括保护香港人民和国际投资者曾经珍视的东西——自由企业制度、民主、言论自由和法治的价值。抗议者对未来的担忧是正确的。

Eswar Prasad是康奈尔大学的教授,也是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

今日时事新闻网|最新的新闻时事–纽时:为什么说中国已不再需要香港(图)


了解 即时新闻 的更多信息

订阅后即可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最新文章。